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古诗词里的重阳节(诗词赏析)

甘肃农民报 2020-10-24 06:51 大字

杨金坤

古人以“九”称阳,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叠,故称“重阳”。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然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古往今来,涌现出了大量吟咏重阳的优秀诗篇,令人回味无穷。

最脍炙人口的诗篇,大约莫过于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以茱萸为介质,换位易地,尽述游子思乡之情。

重阳是秋思生发的时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尽现苍凉悲怆之感。同是怅惘,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则更显得幽怨凄清,缠绵悱恻,“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晚唐诗人杜牧的重阳,“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载酒登高,呼朋唤友,纵有失意,洒脱旷达。与此相较,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乡野风情画卷一般,自然淳朴,悠然自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即若所述并非重阳当日,只消想着九九重阳“还来”喝酒聊天赏花,已是莫大乐事。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重阳佳节“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以宏阔笔法描绘出一幅“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图景,迸发出直冲云霄的慷慨豪迈和乐观豁达。

新闻推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建科技创新团队,创一流老年病诊疗中心

山东省立医院老年医学科部分专家合影山东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孙志坚(前排左二)调研老年医学科学科建设。山东省立...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