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创新高企挖掘培育机制,全面提升“育高”效能 我区打好“高企”培育攻坚战

烟台晚报 2020-10-23 10:22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吴秀良 康圣洋)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它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今年,我区破旧立新,积极探索构建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初审、推荐入库遴选机制,所推荐的企业全部进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成功率达到100%。其中,31家企业列入市、区财政补助名单,获补助企业占比达到91.18%。

2019年,《山东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中提出要加快科技型企业培育,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到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要突破1.5万家的目标,烟台市确定今年高新技术企业目标为突破1000家。我区作为全市科技创新聚集地区之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工作重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高企培育各项工作,明确了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总量突破100家的工作目标。为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制定了政策,设立了高企培育配套资金,区财政给予每家7万元培育扶持资金,以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摇篮”,只有遴选出具有成长性好的企业入库培育,“育高”才能有的放矢。我区深度挖掘,将选准选优培育对象,作为建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关键第一步。为深度挖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我区围绕“科技凝智、党建聚力”党建品牌创建,开展了“进解促”大走访活动。区科技局与各街道、园区对接,全面了解科技企业数量和“潜力股”企业名单,有针对地进行走访摸排,主动跟踪辅导和上门服务,遴选出了一批潜力较大的后备企业,纳入入库申报队伍,指导企业提交入库申请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既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为提高入库企业质量,我区严格初审把关,率先联合税务和人社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数据进行核查,将与实际不符的企业剔除进行现场考察。为科学、全面地考察企业,参照培育库入库条件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制定出现场考察评分标准,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综合衡量企业的经营情况、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知识产权和财务管理等方面情况,最终遴选出34家企业向上级部门推荐入库。

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企业来说就是一只脚踏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门。为更好地支持入库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我区帮助企业完善“保姆式”服务,对入库企业加强跟踪服务指导,依托培育库进一步升级为企业信息库和技术动态的跟踪库,对入库企业作好统计分析、异常监测和在线调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给予精准支持。在项目、平台、人才和研发投入等方面为入库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组织了高企认定、知识产权服务、金融等服务机构进行“一对一”专业化培育辅导,优先引导金融资本、技术、人才、项目与企业对接;鼓励入库企业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创新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平台等各类资金扶持项目,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共75家科技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库,其中25家企业已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另外还有28家企业今年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

我区还注重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各项政策,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落地。政策实施以来,已兑现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区级补助44家企业,共计308万元;兑现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区级补助26家,共计546万元。另外,入库企业中有44家企业享受了2019年研发费省、市、区三级联合补助436万元。

企业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也需要科技、税务、人社、金融、财政等部门的合力参与。为形成多部门联动、点面结合、区街道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区科技局及时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通报制度,积极协调财政、税务、人社、金融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共同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的各环节流程。今年联合开展了政策宣传、高企认定与辅导、汇算清缴实务操作培训,主动上门送服务,对企业的科研项目及税务、财务问题进行一对一精准辅导,及时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更好地支持入库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

新闻推荐

山东省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灵活就业群体权益

新华社济南10月22日电(记者邵鲁文)记者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山东日前研究制定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20条措施...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