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植入人工耳蜗,植入的也是爱和期盼 听,希望的声音

济南日报 2020-09-26 11:47 大字

古林涛每一步操作都极为谨慎。

植入耳后的“芯片”。

手术室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正在进行。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节。在我国,患有听力残疾或者听力障碍的患者约占全国残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7岁以下聋儿约有80万人,他们之中有很多是先天性耳聋。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记者全程跟进了一场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1个月大的小患者,马上就会听见来自这个世界的、希望的声音。

植入人工耳蜗精细至极的“木工活”

“滋滋……滋……”

手术室里,除了医护人员偶尔交流、手术用具发出的碰撞声,安静得只能听到微弱的打磨声。此时,手术台上一名仅11个月大的小女孩,全身麻醉后陷入熟睡。小小的身躯被覆盖着,只露出右耳。

这个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名叫万小可(化名),她正在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古林涛眼睛盯着耳鼻喉显微镜,左右两手分别握着手术工具,其中一个就是滋滋作响的钻头——植入人工耳蜗,要在耳后开一道约3厘米长的切口,医生利用十余种宽度不同的钻头,在耳后颞骨乳突部位打磨出一个腔隙,暴露出一个名为面神经隐窝的位置,通过这个位置找到圆窗龛,然后把圆窗龛打磨掉,最终找到圆窗膜,挑开这层膜插入人工耳蜗植入体的电极,植入手术就算完成了。

这些陌生的身体部位名词,在显微镜屏幕上可以直观看到,而放大40倍的画面却没有告诉大家,医生打磨的那个腔隙实际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最终找到的原窗膜直径仅有0.8至1毫米。

古林涛形容说,耳蜗植入手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木工活”,但这个“木工活”极为精细,打磨稍有不慎,容易伤害其他组织。

手术质量提升期待更多治愈可能

找到圆窗膜后,古林涛和助手小心地清理干净,不留一丝碎屑,然后用凝胶海绵保护着这个关键部位。接下来,她需要在万小可耳后位置打磨一个与植入体大小相符的、约2平方厘米大的骨槽,深度约2毫米,让植入体完美嵌入。

放进植入体,细长的电极线插入圆窗膜,手术算是告一段落。缝合之后,万小可耳后的伤口几乎看不出痕迹。待层层覆盖撤去,万小可肉嘟嘟的脸蛋和脚丫露了出来,手术室里的六七位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走出手术室,古林涛夸万小可比同龄孩子发育好、骨头有厚度,这让手术的难度没有额外提升。她说,先天性耳聋越早植入人工耳蜗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越是把握住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越不会影响今后的生活,“目前省内的规定是最小11个月、体重9公斤以上。”

古林涛说,先天性耳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她从2013年开始做人工人耳蜗植入手术,见证了这些年来手术质量的提升。

“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手术都向微创靠拢。以前是S形切口,七八厘米长,现在只有3厘米左右。内部打磨也更精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伤害其他神经组织的可能。”古林涛说,现在的手术还要求尽量保留残余听力,如果未来基因治疗可以被实现,孩子还有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她对此也充满期待。

听障有救助18岁以下符合条件可申请

万小可被推出手术室,一觉醒来,配上外部设备的她很快就能出院,听到这个有趣的世界。她的父母正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父亲万军(化名)得到“手术很成功”的消息后把手放在了胸口,长舒一口气。

万军是青岛人,他说,万小可是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哥哥没有任何异常,而她出生后就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我们去过很多医院,一直到孩子8个月大都没有通过听力筛查。她的左耳有一点残余听力,右耳是听不到的。”说起孩子的病情,万军有些无奈甚至自责,他和妻子都想不通,双方家庭从没有这类疾病史,为什么偏偏是女儿耳聋?

不过,万军很快打起精神,他的女儿马上就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医生说,经过训练,我们很快能听到她叫‘爸爸妈妈’了。”

古林涛说,她见过很多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因为家长总想“再等等”,总侥幸认为“我家孩子说话晚”,而错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作为医生,古林涛心里着急又惋惜。

“在山东省,只要是省内户籍,符合儿童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听觉器官发育正常等条件,18周岁以下孩子可以申请在定点医院免费手术。”古林涛说,这是山东省残联的救助项目,目前普及程度也在大幅提升。

在这个国际聋人节,期待更多听障儿童,能够听到希望的声音。(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曹雅欣张一于丽娟)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政府最初1%股权引来超过10亿投资 民营高校混改成功走过十年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混合所有制的航空学院学生在实训基地上课。随着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协议的签署,山...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