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教育道德美 一致而百虑 记齐鲁名师胡艳芝

临沂日报 2020-09-18 11:47 大字

□临报融媒记者 孙云

胡艳芝,齐鲁名师、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课程专家。

胡艳芝把“教育道德美”作为自己的教育哲学并以此构建实践智慧,在教学中坚守道德教育的主线,以美学化的视角打磨教育与研究过程。她从2006年起就主持了“音乐道德审美”的课程研究项目,赋予音乐学科育人的功能,从音乐价值入手,将学科所应有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充分呈现出来。

音乐是美的载体,同样,音乐也应是善的载体,这就是“尽善矣,又尽美也”的意思。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引领下,胡艳芝带领的课题研究团队挖掘音乐学科的道德内涵和审美内涵,提出了音乐育德论,琴棋书画中有道德、音律律动中有道德、诗情画意中有道德,音乐学科的道德功能被挖掘出来,实现了从单纯地教音乐知识到“用音乐教人”的转变。

教学价值无痕化。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从研究学科课程入手,胡艳芝很快转入了教学研究领域,因为教育最重要的生发点就是课堂。

从2011年,胡艳芝逐步清晰了自己的教学追求,那就是“音乐价值无痕”教学范式。这一范式的核心是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两大体验:理性体验、感性体验。理性体验教学需要学生从音乐本身入手,利用各种可以深度感知的音乐符号和音乐作品,触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审美感知在纯音乐的空间里慢慢生长;感性体验是不容易被量化的,属于学生自我审美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成为关注对象,只要学生喜欢,音乐教学是没有痕迹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生不一定回到作品产生、创造的背景中去挖掘音乐的意义,而是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体验、自己创造音乐的美。

2012年,学校带领老师进行学科教研和教育科研,胡艳芝借助“系统论”思维,回到结构化的研究理念中来,逐步建立起了“系统思维”的研究方法,核心目的是为教师和学校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标准范式。

胡艳芝带领课程团队研究并建立了“少年君子”课程系统,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出发,让学校课程成为一个体系,帮助每位教师找到在学校课程实施中的基本位置。

带领团队类师徒。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作为齐鲁名师,胡艳芝深知必须要实现“教育公共价值”的引领,帮助年轻老师发展就是间接服务学生的发展。从2006年至今,胡艳芝尝试并探索了“类师徒”的教师成长与培养计划。

所谓的“类师徒”就是以中国古代师徒传授的方式,从思想到技术进行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从一节课的设计,到一个音乐问题的解决,再到一个教学现象的分析和总结,都在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层次上实现同步。把孔子与弟子之间的“问答式”“因材施教式”教育方式转化到对年轻老师的带动中来,这种言传身教式的共同研究方式,使年轻教师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后来,胡艳芝将“类师徒”的名师带动方式推广到青河实验学校,建立了多个“学科类师徒”研究团队,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推而广之,胡艳芝在临沂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与研究中也采取这种方式,带动了10多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发展。2011年,胡艳芝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专家,又在省级平台上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通过网络研修、乡村送教、深入学校现场指导等,传播“教育道德美学”的哲学与实践。

“一致而百虑”是说思维方式各异而终极目的一致。胡艳芝说:“学生的发展是终极目的,而道德发展、美学化发展又是我能够做的事情,既然如此,我就要在这条道路上为更多的孩子做更多的事。”

新闻推荐

专题 庆丰收 迎小康 乘丰破浪看山东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