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新发展格局,扛起试验重任,立足区位做强特色 山东自贸区:改革生动力 开放聚资源
□ 本报记者 代玲玲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带动山东经济腾飞的两翼,正被赋予新的动力与内涵。
一年前的8月30日,山东正式接下“自由贸易试验”的“火炬”,也接下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加快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形成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肩负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山东自贸试验区如何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深耕制度创新,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聚合全球资源?记者日前实地探访济南、青岛、烟台三大片区,揭开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周年答卷。
先行先试,打造中日韩合作新模式
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日本“国际客厅”2号馆,一进门便可看到一块巨大的浮雕,浮雕上设计着崂山与富士山、耐冬与樱花的图案,象征着中日两国和睦友好、一衣带水的关系。
作为青岛、山东乃至全国引进日本资源再创新的重要载体,今年5月,青岛日本“国际客厅”开门纳客以来,已吸引日本富士精密磨具、日本来易特医疗器械等24家企业机构签约落户。总投资4500万美元的跨境电商铁臂阿童木“一带一路”商城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两年前,日本很多经济学家就提出,日本企业应该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现在,日本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更加聚焦中国,我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看好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前景,商城项目负责人米山喜好的办公地,今年4月从日本迁到了这里。
9月1日,铁臂阿童木“一带一路”商城App正式上线。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青岛片区为其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包括办公室免费试用、3年地方所得税免50%、产业基金、人才吸引等。
开放是自贸试验区的应有之义。依托毗邻日韩的特殊区位优势,山东致力于探索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改革创新。
前不久,“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举行,济南市中心医院与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合作就引进先进透析技术和透析系统、共同筹建高水平国际透析中心签署框架协议。
济南市商务局副局长梁旭斌表示,该项目所在的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是山东自贸试验区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垂直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医疗资源,嫁接高水平专科诊疗技术,推动医疗产业国际化发展。这一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不仅提升对本地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而且为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科学技术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期待两国共同学习,建立互惠关系,这对未来的中国和日本都很重要。”日本科技振兴机构首席研究员冲村宪树表示。
项目带来发展动力,改革减少发展阻力。为强化跨国投资便利化,烟台片区在全国首创性提出“中日韩投资便利化跨国办模式”,投资者不出国门,就能快速办理烟台片区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实现了跨国“零跑腿,不见面”审批。
今年2月,在应对疫情关键时刻,烟台片区借助这一创新模式,在韩国首尔为“丽源莎(烟台)科技有限公司”“路福(烟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颁发了营业执照,也为新时期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了“山东方案”。
借自贸试验区东风,打好经略海洋这张特色牌
举目向大海更深处,深蓝色的远方蕴藏着无数机遇,也蕴藏着山东自贸试验区向海图强的梦想。
在青岛片区中德生态园,我国首个海洋基因库(筹)就建成于此。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将在这里陆续揭开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基因的神秘面纱。
“国家海洋基因库未来将会建成全球最大的海洋基因数据库,十年内比较重要的海洋生态相关物种将会收集完成。”青岛华大总经理刘俊年向记者透露,目前,海洋基因库已存储56161份样本,累计完成816.5T测序数据产出,未来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全球最大海洋联合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育种中心,全球领先的海洋科研中心和教育中心。
“海洋基因库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谁能先获取样本,谁能更快把科研成果做出来,谁就能占领全球海洋科研制高点。”刘俊年说,过去,生物样本每一次进口,都需要层层申报、手续繁杂、耗时较长,样本活性及质量也难以保障。自贸试验区获批后,青岛片区在全国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优化海洋生物种质及其生物制品进口许可程序,实现“一次办理,全年许可”,样本检疫审批周期由20天缩短至2天。
相对于海洋科技研发,山东省对“蓝色金融”的探索率先一步。
在烟台片区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海洋高端装备、智能传感器、水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海洋高端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在这里汇集。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办公室主任徐希水介绍,一年来,这里快速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于一体的海洋创新创业共同体,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的聚集考验着创新服务能力。以海洋牧场建设为例,由于一次性投资高、质押物不足、回报周期长等原因,海洋牧场建设比传统农业更难融资。为此,烟台推动片区内恒丰银行在全国率先报批成立了海洋产业特色支行,引导创新海洋牧场保险产品,“政银保”协同发力,在海洋牧场领域率先建立贷前、贷中和贷后“闭环管理”联动机制,为海洋牧场快速建设、快见成效提供金融保障。
自去年9月推行这项服务以来,银行已为海裕远洋渔业、南隍城海珍品等一批海洋牧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25亿元。得益于资金的有力支持,烟台片区海洋牧场建设速度明显加速,并带动全市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4处,占全国总数1/8,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这一案例获农业农村部批转全国推广。
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港口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一直作为陆海统筹、融入全球的重要支撑存在。
在青岛港,记者看到,自动化码头现场“空无一人”,一连串“行云流水”般的运作全靠机器人操作。“这个码头是国内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党委副书记栾宝波介绍,2019年11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创新研发10项自动化码头技术,其中多项属于全球首创。
疫情期间,自动化码头的无人化、零接触、高可靠的优势更为凸显。“自动化码头生产逆势增长,上半年吞吐量同比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栾宝波介绍。
吸引顶尖资源,关键要靠制度创新
“如果你不经常来济南,或许就会错过一场试验、一场宝贵的试验,这是济南片区担当为国家试制度的大胆探索。”8月26日,在济南片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表示,去年以来,他已先后3次到访济南。
让常修泽高度关注的这一探索,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在全国首创的“人才有价”赋能体系。去年以来,为解决各类人才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起步难、融资难的瓶颈,济南片区率先打造全国第一个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实现全国第一个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金融创新模式;率先建设第一家以人力资本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
这一创新性尝试,实现了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测算,靠身价评估换取真金白银不再是梦想。截至今年7月,平台已为600多家企业和人才、团队实现投融资5.2亿元,由金融驱动的千亿级人力资本服务产业链渐成雏形。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一字之差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深度推进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常修泽认为,“这一原发于济南的探索,搭建起了人才与资本之间的桥梁,为济南乃至全国创新创业开通了制度化的新通道。”人力资本服务业也被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制度创新一直是核心。抓住制度创新这个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棋眼”,山东收获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创新成果。
例如,黄岛海关在全国口岸首创进口大宗商品智慧鉴定监管模式,将重量鉴定、抽查验证、机构日常监管、第三方采信监管等4项职能集成优化。
这一监管模式的创新成果,直接体现在效率和成本上。黄岛海关查检二处副处长徐月静介绍,以青岛港进口大宗商品为例,该模式实施后,每年可节约鉴定时间约670小时,为港口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4000万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各片区也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烟台片区首创投资建设项目“四书合一、三一审批”制度,审批时间压缩3/4,支出费用减少60%。济南片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改革,使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青岛片区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比全省、青岛市分别压缩20和5个工作日。
一年来,119.98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开放创新“风口”,得到一批全球顶尖创新资源的青睐。从获批到今年7月,山东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88家,实际使用外资14.4亿美元,占全省的9.9%,日本东丽、英国BP石油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纷纷落户;完成进出口2209亿元,占全省的11.8%。
山东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德平表示,未来,自贸试验区将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吸引全球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优质要素集聚,积极探索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参与采写:李欣苁 段婷婷 肖芳)
新闻推荐
万张洗车券 纸轻情意重 洗车工之子患白血病老板印洗车券募款,捐款可免费洗车
程金财照顾病床上的儿子新时报记者卢震摄今年是程金财带子求医的第5个年头。年初,他终于为患有重型再生障碍性贫...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