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遗传咨询师、吞咽康复师、神经重症专家……这些医学人才很稀缺

济南日报 2020-08-06 11:44 大字

杨晓文为患者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受访者供图)

贾颐舫正在进行遗传学研究。(李鹏摄)

遗传咨询师、吞咽康复师、神经重症专家……

在我们熟悉的妇科、康复科、神经内科等常规科室的医生之外,还有一些医生正在尽自己的所能,默默地作出贡献。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他们的作用正变得不可或缺,但这样的医学人才却很稀缺。

受访者 杨晓文职业:山东省立医院康复科吞咽康复师

说起“吞咽康复师”这个职业,许多人都感到很陌生。今年刚满24岁的杨晓文说,有不少脑出血、脑梗死病人,还有一些脑干受损的病人以及食管癌症患者大都会出现吞咽障碍的问题,发病率极高。

平时,这些病人只能依靠插入胃管或者使用鼻饲管等医疗设备维持进食,这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痛苦和困难。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显示,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的吞咽障碍发病率为56.9%,帕金森患者发病率为46.2%,喉癌患者的发病率为58.4%。

杨晓文进一步解释,让一位病人恢复吞咽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方法,患者的肌肉张力如何、咀嚼能力如何、腮部的力量是否足够、是否呛水等细节,都要被康复师捕捉到,以便于下一步的康复进程。一名专业的吞咽康复师要能熟练使用吸舌器、冰棒等医疗器具,运用冷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口面部振动刺激以及气脉冲感觉刺激等方法来帮助不同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在该院东院区的康复病房里住着一位74岁的老人。老人刚刚经历了一场车祸,经过治疗后被送入康复科。经过评估后,医生认为恢复老人吞咽功能是当务之急。杨晓文利用吸舌器为老人锻炼舌部肌肉,10天后,老人逐步恢复了进食流食的能力。

“我们科室一共有25张床位,其中一半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做吞咽康复治疗,但是整个院区仅有一位吞咽康复师。”杨晓文介绍,每位患者需要治疗90分钟左右,每天早上7点半,她就要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9点左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康复医学的需求逐步增加和相关人才短缺的矛盾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重视对康复人才的培养。杨晓文毕业的泰山医学院(现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当年学校只设立一个康复专业,仅有100多名学生。几年后,该校已经设立了4个康复专业,每个专业的学生就达百人。

受访者 贾颐舫职业:山东省立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师

什么是“遗传咨询师”?贾颐舫认为,可以用“基因侦探”来诠释。就目前来说,遗传咨询师主要是依托妇科、产科来进行工作。医院内不少医生前来咨询自己患者的基因情况,来探究得病根源。“在产科,我们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去寻找隐藏在人体内的致病基因,去预测未来宝宝的健康情况。也就是由我们来为病人的主治医生或者产妇来解读遗传检测报告。”贾颐舫说。

“山东省内只有两家医院有遗传咨询专业,我们是其中之一。这里有3名遗传咨询师,远远达不到需求。”贾颐舫介绍,以省立医院为例,平均每天有10位产妇来咨询。近年来,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医学界认为,超过37岁的妇女会出现卵子质量下降的情况,产生异常子代的几率升高。在该院,医生会建议所有来院待产、超过37岁的孕妇在孕期20周时进行遗传学检验。检测手段仅需要取羊水或者血液、胎儿绒毛、脐血等即可。

2018年,一位37岁的产妇在该院通过检测发现,胎儿患有“47XXY综合征”。贾颐舫给该产妇解释,她未来的孩子比正常男孩的染色体多一个“X”,也就是通俗所说的“无精症”。她说:“这个男孩将来没有生育能力,其余一切正常。我们将基因检测结果告知了产妇,是否保留孩子,由父母来决定。”

根据一家国际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肿瘤遗传咨询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美国约有4000个专业遗传咨询师服务美国3亿人口,中国却大都为兼职咨询师,中国遗传咨询师的缺口至少在15000人。

受访者 来超职业: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重症专家

随着脑血管疾病逐渐增多,重症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增高。在相关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加强监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大多数国内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更倾向于“全科建设”。现在,为了给神经重症疾病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监护、治疗平台,不少医院开始建设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来超就是该院NICU中的一员。

2018年,一位昏迷的车祸伤者被送到了山大二院急诊室,该伤者有严重的脑水肿、心脏骤停、肝破裂等情况,同时几根肋骨骨折。医生为其实施急诊手术后,他的生命保住了,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后来,病人被送到了该院神经重症监护室。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医生对其进行了消水肿等相关治疗,病人脑水肿减轻并最终清醒。

神经重症科要求从业医生既要有丰富的ICU监护经验,也要有强大的神经科治疗基础。来超认为,培养一名合格的神经重症科医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由于许多医院都认识到了发展它的重要性,但它对从业人员水平要求很高,导致该专业面临发展难题。”按照国际医学界的要求,NICU中医生与患者的比例要达到1:1,但以我国的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现状来看,很难达到。

神经重症监护医学其实是在神经外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亚学科。目前,国内神经重症监护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事神经重症专业的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基础理论与实践还未形成体系,床位缺口也很大。但是,因为脑血栓、脑卒中等一些神经重症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这需要业内人士积极实践,去发展神经重症专业。 (本报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山东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主动告知机制

□记者齐静报道本报济南讯为有效解决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政策宣传不到位、向群众主动告知不及时等问题,省民政厅近...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