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莫言:做一个晚熟的人

老年生活报 2020-08-05 08:04 大字

莫言,上了热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闭关”8年,携新作《晚熟的人》于7月31日晚平生首次直播,自言“流量很小”,当场引围观者150万人,堪称现象级文学事件。建军节之际,这本书出场即自带高光引人瞩目,恰是给这位军营出身的作家一个绝好的节日礼物。

因《红高梁》一举成名

1955年,原名管谟业的莫言出生在高密县大栏乡平安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虽然穷,父母还是咬牙送莫言去读书,后来因家庭成分不好,回家务农。据莫言后来回忆,“15岁以前都半光着屁股,参加一些不应该是孩子参加的劳动。 ”

1976年,莫言经过4次报名后终于如愿参了军,在部队中,他干过保密员,也当过图书管理员,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1985年,莫言因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第二年,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横空出世,引发强烈反响。 2000年,《红高粱》被《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父女作家成文坛佳话

无论是在获诺奖之前,还是载誉归来之后,莫言始终认为,他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结婚两年后,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女儿管笑笑。

管笑笑6岁之前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 1995年,管笑笑和母亲离开山东,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受父亲的影响和家庭氛围的浸染,管笑笑自小也爱读书,大一就创作完成长篇小说 《一条反刍的狗》。看完初稿,莫言只淡淡地说了两个字:“还行。 ”后来这部小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受到青年读者好评。一对父女作家,给文坛平添了段佳话。

成名之后,莫言也有他自己的苦恼:本就没有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如今陪伴家人的时间愈发少了;自己扎根农村,是个农民,如今在城市中参加各种活动,有时也身不由己;奖项是短暂的荣誉,一个作家还是需要拿出更多的作品。

时隔八年推新作

2020年,距莫言获诺奖已经过去整整8年,莫言拿出了新作《晚熟的人》,再次走入公众视野。莫言也再度公开发声,打破了外界对其陷入 “诺奖魔咒”的质疑:“获奖八年来我一直在创作,或者在为创作做准备。 ”新作《晚熟的人》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这些故事的灵感来源依旧是莫言的家乡,在书中收录的《左镰》中,莫言写道:“许多年过去了,我还是经常梦到在村头的大柳树下看打铁的情景。那把已经初见模样的左镰在炉膛里即将被烧白了。不,已经被烧白了。那块即将加到镰刃上的钢也烧白了。老三奋力地拉着风箱,他的身体随着风箱拉杆的出出进进而前仰后合……”这些语言带有强烈的莫言风格。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曾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如果说诺贝尔奖是一顶沉重的桂冠,那么《晚熟的人》正是这样一部脱去“桂冠”的作品,莫言这次打破“诺奖魔咒”,回到写作本身的尝试是否成功,还留待读者们的检验。 综合

新闻推荐

为进博会注入山东活力 第三届进博会招商路演在济南举办

8月4日上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山东省商务厅在济南市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招商路演。活动主要面向第三届...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