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林木分子育种瞄准高精尖

农业科技报 2020-08-03 21:39 大字

日前,“北林5号杨”和“燕杏”“花蝴蝶”“送春”3个抗寒梅花品种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成为国家级良种家族新成员。

4个新品种均由北京林木分子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选育。中心是由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牵头、联合北京农学院优势研发力量建设的科研平台。

连同正在大力推广的“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杨树和优良鲜食枣品种“京沧1号”,该中心成立3年来已选育出7个国家林木良种,涵盖用材林、经济林、观赏植物等主要类别。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康向阳介绍,杨树是我国重要造林树种,年采伐量占国产木材年产量的18%以上。最新通过审定的“北林5号杨”具有干型通直、材积生长量大、纤维长、纤维素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等特点,是优良的短周期纸浆材等纤维用材品种。

梅花位列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启翔团队选育的“燕杏”梅和“花蝴蝶”梅,集成梅花和杏花的优点,综合其优良遗传性状。从天然杂种中选育出“送春”梅,可耐受-30℃的低温,填补了抗寒品种的空白。

“京沧1号”枣果型较大、甜酸适口,在高端鲜食枣市场极具开发潜力。与普通冬枣相比,成熟期早15天以上。

国家白杨良种“北林雄株1号”“北林雄株2号”无飞絮污染,已推广1100余万株,在北京、山东、河南、山西、西藏等地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杨树飞絮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心已获得授权的植物新品种数十种,涵盖杜仲、玉兰、牡丹、紫薇以及菊类等多种品类。

杜仲雌雄异株,且为单科、单属、单种存在,杂交育种效果有限。康向阳教授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围绕杜仲制胶、制药等目标,攻克难题,首次获得一批杜仲三倍体新种质,从中选育出“京仲1号”等8个杜仲三倍体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具有生长快、叶片巨大、药效成分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高等特点,平均树高、树径生长快30%以上,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分别高出45%和30%,可显著提高产叶量以及胶、药成分产量,是杜仲新兴制胶、制药或饲料添加剂产业链的优良原料。

张启翔教授团队完成了世界首种花卉(梅)全基因组研究和重测序研究,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5个,获新品种权16项,培育的梅花品种占授权梅花品种的87%,近3年共示范推广11.16万亩,新增销售额6.34亿元。(铁铮)

新闻推荐

山东体坛一周回眸

省老体协总结会交流太极拳创乡经验□记者王建通讯员史文平汪涛报道本报讯近日,全省老体协半...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