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口水利枢纽:没有完成的治黄工程
泺口水利枢纽工程遗迹之一
在济南黄河公路大桥西侧有几处废弃的水泥墩,很多人说,那是苏联援建的济南黄河公路大桥的桥墩,后来苏联撤走专家,大桥停建,遗留下了这几个桥墩。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几个水泥墩其实是闸墩,是原泺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遗迹。
1954年,新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了黄河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当年12月底,《黄河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初稿完成,《报告》提出了黄河流域46个梯级开发方案,对黄河下游的防洪和开发流域内的灌溉、工业供水、发电、航运、水土保持等问题提出了规划。泺口水利枢纽名列其中,当时泺口水利枢纽作为解决山东境内远期灌溉用水问题的最后一个梯级,被列为远期开发工程。
1956年到1958年,由于黄河沿岸引黄灌溉工程大量修建,泺口水文站流量骤减,济南以下黄河两岸农业灌溉用水压力加大。1958年9月,山东省委、山东省人委做出了“全面实现水利化”的决定,要求全面开发黄河水利。10月,黄委勘测设计院编写完成了泺口水利枢纽初步设计。
鉴于日益突出的黄河用水矛盾,山东省委在于1959年5月和12月分别编制完成的《对黄河综合治理三大规划草案的初步意见》《山东省治黄三年规划(草案)》中,都提出了兴建泺口水利枢纽的计划。
1960年1月29日,山东省水利厅确定兴建泺口水利枢纽,并立即筹备组织。2月初,宣布成立山东省黄河泺口工程局。2月25日,泺口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当天组织了18000余人参加开工典礼。
枢纽包括泄洪闸、拦河闸、北岸引黄闸、电站、顺黄船闸、南岸引黄闸(为盖家沟引黄闸,已提前建成并于1959年投入使用)、拦河土坝,鱼道和德济、胶济运河穿黄闸等因规划未定暂缺。
枢纽布置方案为:坝址设置在津浦线泺口铁路桥下游7公里处的八里庄,泄洪闸、拦河闸均位于黄河北岸滩地,以人工稳定河弯(新挖河道)与原河道相连,弯道末端设北岸引黄闸及电站,船闸放在拦河闸的右侧,原河道筑土坝与南岸大堤相连。
泺口水利枢纽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包括泄洪闸、拦河闸、北岸引黄闸、电站、顺黄船闸、拦河土坝及相应各闸的引河和河道整治,要求“七一”前务必完成泄洪闸和拦河闸,争取完成北岸引黄闸,力争汛期前截流;船闸及电站等工程在“十一”完成。
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连续3年自然灾害,加之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债务,国民经济遭遇严重困难。泺口水利枢纽建设也面临工程物料供应迟缓、民工食宿难以保证等难题,致使工期一拖再拖。
当年8月工程停工,留少数民工完成拦河闸。大部分参建民工按照中央“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指示,返回农业生产一线。到1960年底,工地仅有民工313人、干部116人。
1961年,泺口水利枢纽工程因未被中央列入基建计划而下马。为保证未完成的工程安全度汛和将来适当时机继续建设,对部分工程做了防洪保安全和尾工处理。1962年,泺口水利枢纽工程被中央列为停缓建项目,年底撤销了工程局机关,仅留少数人做善后工作。据统计,泺口水利枢纽共耗资1903.6万元。
现在,除了废弃的水泥墩等一些残存的遗迹,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泺口还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治黄历史。
(本报记者赵晓林通讯员周方勇)
拥抱母亲河、奋进新时代,我们将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讲述百年来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黄河故事。如果您也有关于黄河与济南的故事或图片,包括记忆、传说、典故、风物等,欢迎投稿至349017691@qq. com。我们将选择优秀文章推荐给读者。
新闻推荐
□通讯员车路柏贞杨记者左丰岐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