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将研发高端产品和技术作为企业占领市场的抓手 从卖产品到卖技术
阅读提示
从一家出售产品的农场到一座输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农业工厂,靠着科技的力量,企业走在了精致农业的前沿,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生产出品质一致的产品。
夏日的山东威海南海新区,草木葳蕤,一派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在威海南海新区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上,8个新的高标准育苗大棚正在搭建,建成后每年能增加500万株的育苗量,让人没想到的是,大棚还没建好,500万株的草莓苗就已经预定一空。
一大早,万和七彩总经理王卫就对着手机忙得不可开交。电话的那一头,全国各地的农业合作社不时打来电话咨询合作。
“我们的草莓不仅有白色、黑色、粉色等7种颜色,共18个品种,而且口感香甜,还卖出了‘贵族价’”王卫说。
研发出市场上的稀有品种
如此高价的草莓是怎么“炼”成的?这要从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果痴”杨洪强说起。
杨洪强一直痴迷于水果研究,每次到外地出差,带回来的不是当地特产,而是各种各样的水果。有一次,他在国外品尝到了一种草莓新品种,留下深刻的印象:“外观、口感都很特殊,价格极高,我当时就想研究草莓新品种。”
回国以后,杨洪强立即组建了一个研发团队,决心发展精致农业,闷着头一搞就是4年。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用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来描述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附加价值,其中,研发、生产和市场是三个主要环节,研发和市场的附加值高,中间生产的附加值低。因此,要提高附加值,就要努力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我们利用科技手段,研发出了市场上的稀有草莓品种,填补了市场空白。”王卫说,把小草莓做成大产业,公司着力在产品创新上使劲儿,将研发高端产品和技术作为占领高端市场的抓手。
探索产品精深加工
在万和七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三个奖杯,都是在全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上摘得的,其中“白色恋人”和“星语”两个品种获金奖,“吻”获得优秀奖。
“我们每年用在新产品研发上的费用有600多万元,占销售利润的30%。”王卫说,企业与中国草莓协会、中国农业大学等开展合作,通过杂交、选育、组培等手段研发出了红色、黑色、粉色、白色等7种颜色的草莓品种18个,不单是颜色花样多,每个新品种的口感、硬度、香味等各方面都独具特色,刚一上市就遭到“哄抢”。
“日本农业虽然很发达,但是这里的草莓比日本的还好吃。”给予此评价的是日本企业家池永惠子,她经营着日本最大规模的草莓包装机企业,不久前到万和七彩农业洽谈合作时,品尝了这里的草莓,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凭借着高技术含量,万和七彩草莓在全国市场已经“一家独大”。现在,万和七彩草莓通过了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并与鑫荣懋集团、首农集团等企业合作,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大型高端商超,当天下果、当天包装、当天走货。
“为了保证果子的新鲜度,我们专门配备了冷链运输车分别销往不同城市,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卖场。”王卫说,通过自建冷链物流,即使是销往2000公里外的深圳,也能保证产品隔天就能出现在卖场。
“我们现在也在探索草莓精深加工,开发了草莓果酱、冻干草莓、草莓粉等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并且还在开拓东盟、东欧等海外市场。”王卫说,他们想方设法在创新研发、种植管理、精深加工、品牌市场等各环节提高草莓的附加值。
满满的科技含量
记者在万和七彩农业的立体多层育苗大棚看到,一垄垄草莓苗整齐排列,垄高和垄间距都有着严格的控制。王卫介绍,草莓垄高50公分以上,垄间距保持在1.2米左右,普通的大棚能栽1.7万株,这里仅栽种7000株;在管理上,采用智能连栋温室管理,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方式,避免病虫害交叉感染,为了保证合适的水源还专门打了6口井;在授粉过程中,从比利时引进耐低温、耐湿性强的熊蜂,克服了冬天授粉受季节和温度限制的难题……从大棚到土壤,从灌溉到施肥,每一步都不同于普通草莓的种植,正因为满满的科技含量,才成就了万和草莓的卓越品质和“贵族价”。
“一颗草莓苗在结出果实之前要在基地里辗转搬好几次‘家’。”企业的一位技术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在这种精细管理下结出的万和草莓,在北上广商超的货架上相当抢手。
“现如今,比起草莓,更值钱的是管理模式和数据。”王卫介绍,去年,得知这里的草莓卖出了市场高价,不少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纷纷找上门来,要买草莓苗回去试种,最后公司出售的是一整套的管理销售包。
“我们将产品、技术与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捆绑在一起‘打包’销售,包括调配的土壤、水以及生物肥等,技术问题也有专门派驻的技术员,待草莓成熟后再提供统一的检测、收购、包装、销售。”王卫介绍说。
有了数据管理下的标准化农业车间,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生产出品质一致的产品。从卖产品到卖技术,这样的跨界,让万和七彩公司的农业车间从威海南海新区复制到了内蒙古、天津、安徽等其他省份。现在,企业按照国家绿色标准,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已先后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农场、有机转换食品认证等荣誉。
即便如此,追求技术进步的道路并没有停止。眼下,企业已专门拿出600万元建立了细胞工程中心和基因测序实验室,不断创新种植技术,培育专利苗种。
如今,新引进的苹果、樱桃等水果也在发力奔跑。例如,他们用400亩土地实验种植40余种葡萄,靠着精细化管理,每串葡萄的果粒数控制在40粒左右,一串葡萄能卖到100多元,在高端葡萄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以前我们靠得是适应消费需求引进品种,未来我们就要用科技创新赋能农产品,引导市场消费,带动企业向高质高效发展。”王卫说。
新闻推荐
7月18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2020年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据悉,山东省重点行业生产和市场有效需求...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