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将志意辨证理论临床运用于精神心理行为疾病及身心病证取得良好效果 阎兆君:用中医精华守护身心健康

大众日报 2020-07-16 09:38 大字

□ 本报实习生 曲国慧

本报记者 王 凯

7月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身心医学科(神志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阎兆君教授告诉记者,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志意辨证理论传承实践中医经典理论,是以志意精神魂魄类证类药为基本方法原创的诊疗体系,心神共调,聚神聚力,守护精神健康和人生幸福。

志意辨证理论的修复与重建

志意辨证理论是对中医本原经典体系的修复与重建。宋代以前,在中医《黄帝内经》及诸子百家理论中,对因志意引发躯体动作行为疾病有过多种记载和描述,然而,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医对这类疾病的概念日益模糊,原有理论、诊疗体系散失,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短板。

中医朴素的生命观越来越为人类健康提供智慧和灵感。中医把人作为生命的个体,放在天地之间,用时代文明的成果分析和解释与自然和社会共处过程中出现的生命现象,具有先进性。针对当今社会人与社会失和谐现象普遍、身心健康问题不断增多等问题,需要有一套相对系统、完整的中国式身心(精神)健康解决方案,而不仅是只能套用西方心理精神病学,或借鉴外感、内伤等类疾病的理、法、方、药进行诊疗。

追溯、回归中医本源,探索与精神动作行为病证相宜的辨证方法。自2002年开始,阎兆君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原本思维雏形进行修复与重建,在传承神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类证雏形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并积极运用于临床实践。经过近20年的理论探索,在治疗抽动、多动、强迫、抑郁、焦虑、恐惧、退宿、自闭症、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精神心理行为疾病,以及哮喘、鼻炎、过敏性紫癜等身心病证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

只有爱才能把孩子从孤独中带出来

志意辨证理论对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有指导作用。一位小患者阳阳(化名),3岁确诊为自闭症,父母爱面子,就将他交给奶奶照看。阳阳的父亲慕名前来咨询,阎兆君鼓励他说:“只有爱才能够把孩子从孤独中带出来!”

经过药物治疗和父母悉心照顾,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两个月后的一天,阳阳的父亲兴奋地打电话告诉阎兆君:“阳阳知道主动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下班啦!”孩子能主动开口交流说话,让父亲激动得泣不成声。

这些身陷孤独的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更需要父母亲人的情感支持与沟通交流。阎兆君呼吁,家庭是自闭症患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和最根本的支持系统,在早期康复治疗期间,家长的观念以及家庭环境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愈后。或因为工作忙碌,或者碍于面子,一些家长的消极应对,使很多自闭症患儿错过最佳诊疗时机。

家长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尤为关键;主动了解自闭症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尽早诊断干预,把科学的观念落实为日常行动更具现实意义。

维护身心健康的新路径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志意辨证理论指导下,利用望、闻、问、切等手段,成功探知病人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来时,家长带着,孩子一直趴在桌子上,连头也不抬,整个就诊过程,没有任何语言交流,也没有眼神对视。”阎兆君运用志意辨证理论,依据一位6岁自闭症男孩的脉象和行为表现,开具了药方。三个月后复诊,孩子竟然能手持病历走进诊室,主动说“伯伯,您再给我看看吧!”

躯体的疾病可以忍,心理的痛却令人无法承受。阎兆君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心理健康犹如万丈高楼大厦一层的天花板,是一切的基础,如果这层塌了,其他都将无从谈起。社会的急速转型、价值观的变化、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等,正成为人们心理失衡的诱因,志意类疾病所带来的病痛更让人备受煎熬。

“回到中医本原寻找精华,治疗就会有惊喜。”阎兆君的无数次临床实践证明,传统医学原有的志意辨证理论,不仅可以为解决当代社会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智慧,而且还可以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预判,提前实施干预,防患于未然。

身心(精神)健康关系到社会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柱。阎兆君呼吁,志意辨证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将在全民健康的大视野中,为维系社会身心健康体系发挥防、治、康复的巨大功能、作出贡献,给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新闻推荐

0531-81916664 学生资助热线开通

商报济南消息为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及时准确了解学生资助政策,今年,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继续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5...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