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 原油生产不污染一寸湿地

大众日报 2020-07-14 09:43 大字

孤东采油厂新滩湿地□ 本报通讯员 李凯 尹永华

本报记者 张思凯

自1986年投入开发以来,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累计生产原油1.03亿吨。在开发过程中,该厂勇担生态环保责任,坚持绿色发展,不让原油落地,不让污水入海,不让每一寸湿地受到污染。

孤东采油厂油区三分之二面积地处自然保护区。走近油区每一个作业井场,映入眼帘的就是采油厂技术人员自主研制的重要环保利器——船型铁制围堰。作业施工产生的采油液全部存储在这个围堰里,转运至集输系统再处置、再利用,实现了采油液不落地。作业完工后,拉走围堰,井场干净如初。

油区属于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采油液沉积物处理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对此,该厂与山东大学合作,联手开展采油液沉积物治理攻关,将采油液沉积物清洗、研磨,制作成符合施工要求的调剖剂,让来自地层的采油液沉积物重新回到地层,用于油水井堵水、调剖,让采出液沉积物持续循环再利用。

孤东采油厂的综合含水率达96.7%,油田因地层采出水处置发难,湿地因生态补水发愁,二者融合成为共赢选择。2013年1月,胜利油田、东营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施“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地层采出水及生态建设——孤东油田示范工程”,有效处理了采出水处置和湿地补水的矛盾。

针对采出水水质特点和孤东油区独有的土地资源优势,孤东采油厂采用人工湿地达标处理技术净化富余地层采出水,既实现了采出水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又可以水保湿、以淡压咸,涵养人工湿地。孤东油田人工湿地一期、二期工程累计处理采出水达1700余万立方米,二期工程投产后,人工湿地面积达到513公顷,相比传统的处理模式,创造经济效益1.6亿元。

精心呵护和涵养湿地,使得油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原本地表裸露、土壤重度盐渍化的盐碱荒地变成了植物茂盛、鱼虾满塘的天然生态栖息地。优良的水质也促进了人工湿地内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吸引了白骨顶鸡、苍鹭、白鹭等30多种、近万只禽类在此筑巢繁殖。

在孤东采油厂新滩油区,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丛中,立着一根印有KD43-1井号的蓝色标示杆。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口油井生产现场。封井两年间,昔日抽油机轰鸣的井场恢复了宁静,曾经垒筑的井台被芦苇、碱蓬、罗布麻所覆盖,丝毫看不出生产过的痕迹。

2017年至今,孤东采油厂已陆续退出了位于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36口油井,清除附属生产设施,恢复绿色植被,让年轻的湿地更加亮丽。

为了让所有封停井现场恢复到原始状态,维持湿地原有的生态平衡,避免外来物种的干预,孤东采油厂没有随意选择绿化草种,而是采集油井周边原始生长的碱蓬等植物种子播撒井场,让草种自然生长。

如今,来到封井现场,满眼望去尽是野生大豆、罗布麻、柽柳等原生地植物蓬勃生长,湿地周围一片绿意盎然。

新闻推荐

项目联合验收仅用8个工作日 高新区:“坐门等客”变主动服务

“以前,一个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需要多次往返于各个部门。现在,只需要向联合验收窗口申请联合验收,各部门就会主动服务,联...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