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战“疫”立德树人 全国领航名师青岛二中郝敬宏点评高考作文
首先,2020年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作文试题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考查目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文选择了疫情作为写作材料,让考场上的学生重回他们亲身经历的第一件大事——抗击新冠肺炎战役。这样,材料就为学生的写作设置了真实的情境。2020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很好体现了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战役过后,特别是在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对我们的胜利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很好地实现了利用真实情境“立德树人”的要求。二是材料的育人功能并没有流于表面,而是在情境中设置了一种矛盾,引导学生深思:在防疫中为什么需要民众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在抗疫中为什么需要彼此的联系?往深层次思考,学生就会想到,表面的矛盾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那就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那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其次,2020年新高考Ⅰ卷突出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审辨式思维能力的考查。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材料。
材料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故事背景: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其次是防疫的需要: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第三是抗疫的需要: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通过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存在着一个矛盾冲突:防疫需要“距离”,抗疫需要“联系”,如何理解、处理“距离”与“联系”的矛盾,就成了这次写作的关键。这时考生要注意材料第一节的背景,因为背景就是矛盾产生的原因:因为我们相信生命至上,人民第一,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自觉地与人保持距离;同样,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第一时,我们也会为别人的生命做出我们的努力,于是我们就会尽我们可能帮助别人,于是你我之间的联系就会加强。
从国家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坚持人民第一的执政理念,我们就会在防疫上要求民众保持距离,但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每一个人的生命,国家与社会就要动员所有的力量为别的生命做出努力,这时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联系就会更加密切。举例说明,比如防疫期间,我们山东各地区、各村庄、各社区都加强了隔离要求,表面上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了;但是另一方面,社区干部深入到社区,教师网上授课,医生网上指导,让我们的联系更近了。再比如武汉和湖北隔离了,我们与湖北人民的距离似乎远了,但是我们山东不远千里,驰援湖北,医疗队离开时,湖北民众依依不舍,山东和湖北距离又拉近了。所以继续深思,我们就会发现,表面的隔离没有拉开心灵的距离,反而让民众心灵距离更加贴近。而这些,都要归结于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都要归结为我们优越的国家制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国家的制度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从这一方面来说,这次作文考查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关键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查,同时又把关键能力考查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在一起。
今年作文题在选材方面,抗疫是考生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他们印象非常深刻,而且很多学校都把抗疫当做开学后最生动的教材教育学生,青岛后期组织的一模、二模考试中也对此话题有所涉及,所以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本次考试中,出题人对文体也没有加以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当降低了难度。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考卷里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优秀作文。
从以上方面分析,2020年的新高考Ⅰ卷作文是对学生很好的教育,也是对刚刚过去的这场战“疫”最好的反思,我们期待这一届学生,能在对这次战疫的再认识、再思考中坚定信心,走好未来的道路。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晓雨整理
点评人简介:
郝敬宏,任职青岛二中,教育部首批全国领航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齐鲁名师,连续三年受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邀请,点评山东省高考作文。
新闻推荐
编者按山东省当前已进入主汛期。数据显示,入汛以来(6月1日8时至7月2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93.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2%,...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