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韵律,河的涛声 焦裕禄在大连起重机器厂的一段心路历程
1955年2月,苏联援助的重点建设项目洛阳矿山机器厂,经第一机械工业部和苏联方面同意,决定提前一年建成投产。根据建厂需要,半年前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的焦裕禄等五名调干生,中断在校学习,转往大连起重机器厂(大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实习。
这个决定,对经艰苦努力通过预科阶段学习考试,准备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焦裕禄等人,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转折。焦裕禄以坚强的党性毅然放弃在“工程师的摇篮”圆本科梦的设想,于同年3月来到中国起重机行业的排头兵大连起重机器厂,任机械车间实习主任。
拉牛尾巴的搞工业,这无疑是一次惊险的跳跃。焦裕禄少年因家贫高小辍学,1947年8月由山东博山区武装部干事选入南下干部大队,在惠民整训三个月,于1948年初到达河南鄢陵县,随之到尉氏县参加剿匪和土改,先后任土改工作队队长、大营区副区长兼武装部部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等职,与豺同穴巧弭暴乱、三擒两纵黄老三,领军支前淮海和剿匪土改都搞得风生水起。1950年,焦裕禄任团尉氏县工委副书记,1953年6月由团郑州市委第二书记调洛矿工作。
焦裕禄第一次走进大起厂足有几个篮球场大的机械车间,只见形态各异的机器琳琅满目,凌空而过的天车穿梭往来,像是置身现代工业博物馆;参加车间生产会只能洗耳恭听,眼瞅着别人说得头头是道,自己干着急却插不上嘴;同工人接触交流,只能拉家常、谈思想,光打“隔山炮”,一涉及生产和技术问题就一窍不通;对车间生产管理,他也十分生疏,什么计划安排,什么工艺流程,一概不明就里。
几天下来,焦裕禄急得像针毡上睡觉——坐卧不宁,忍不住时,便私下里问车间王主任:“掌握这些管理业务,得多长时间?”
“用一两年时间,大概可以摸到点儿门道,入门得好几年。”
“要这么长时间?”他心里一惊。
历史的转折已经完成,我们熟悉的武装斗争已不再是党的中心任务,陌生的经济建设亟待学习掌握,必须以革命战争年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刻苦学习,脱胎换骨,尽快成为管理工业的行家里手!
从驰骋沙场的猛将,到熟稔工业管理的专家,迥如霄壤的业界壁垒,像是横在眼前的一座喜马拉雅山。而由此及彼的追赶和跨越,亦是凡夫俗子眼中需用光年计算的海量时间!果然,焦裕禄的入门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入厂不久,洛矿来的一位同事去资料室借图纸,把减速机图纸的俄文代号“6Ο-4”读成“604”,在厂里传为笑谈。被讥为“604”的洛矿实习干部灰头土脸,仿佛披了件不受人待见的马甲。
面对这场风波,焦裕禄因势利导对大家说,科学文化基础差,是旧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历史缺憾,但不能作为安于现状的理由,必须知耻而后勇,发奋学习由外行变内行,尽快甩掉头上的“604”帽子!
焦裕禄登高望远,屏气敛声开始了坚韧的进军。
月隐星移,白昼与黑夜的概念似乎消失了,朝暾和晚霞在弥漫着机油味的车间相织相连。为尽快搞清工艺路线,焦裕禄采用笨办法,按加工流程跟着部件走,不厌其烦往返车间十几台机床,逐道工序从头学,直到搞清弄懂。为了看懂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器图纸,他常带上图纸下车间,对照实物逐一辨认,现场比对图纸上的符号识别机器零件。晚上,他一头扎进图纸室,悉心琢磨“正视”与“俯视”原理,在灯下用暖瓶、茶杯体悟投影的奥秘。他还虚心拜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傅为师,在听声响、看切削、辨火花中,快速识钢型、辨材质。
焦裕禄下苦功研读《工厂管理基础知识》《关于车间作业计划》等书籍。车间计划员编排生产计划,他总是不离左右。几个月工夫,焦裕禄不仅对车间机器性能、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烂熟于胸,而且能够独立编制符合车间生产流程和要求的生产计划。
焦裕禄牢记自己的政治责任,扎实有效做好车间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探索车间党建的特点规律,满腔热情帮助大家解决工作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被大家誉为“最棒的车间主任”。
二度寒来暑往,为期两年的实习快要结束。焦裕禄抓紧做好眼前工作,又找到车间王主任,就加强车间党支部建设进行交流。王主任深为焦裕禄把实习当任职,实习期满还想车间长远建设所感动,几番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说:“老焦哇,你还打谱走?你走不了啦!”
焦裕禄一愣,忙问:“王主任,出了啥事?”
“厂里已给一机部打报告,要求把你和另两名实习干部留厂工作,派出三名能独当一面的工程师,支援正在建设中的洛矿……”
人生又遇岔路口!情况突如其来,焦裕禄一时不知所措。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依旧在床上翻着烧饼。海涛舐岸,轻柔的韵律像是大海的深情呼唤。浪花飞溅,海鸥低翔,他恍如又来到了与家人激情放歌的海边。焦裕禄一家喜爱大连,这所浪漫的港城,也向中原来客伸出了热情的臂膀。新中国98%的重工业基地在东北,工业重镇大连有无与伦比的事业平台,有内陆无可企及的山海风情,也是自己迈进陌生工业大门的起点。大连不仅工作生活条件优于洛阳,而且子女教育成长环境也是内陆不能比拟的。他起身走到窗前,茫茫夜海中,漂移的航船像远飞的流萤,点染着梦幻般的港湾;争奇斗妍的灯火,勾勒出城市俏丽的天际线。夜海揽胜,焦裕禄不禁神往了。
不过,这种感觉仅仅昙花一现,便稍纵即逝。焦裕禄耳边海的韵律,很快就被一种源于远古的澎湃所淹没——那是吞天沃日的大河虎啸龙吟的涛声。他循着民族心音的律动向历史深处眺望,文明的演进在丰腴秀美的母亲河上次第展开。大河奔流,不歇昼夜。年复一年穿峡出谷的巨龙,从黄土高原奔流而下,移山填壑,输沙入海。于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茹毛饮血的华夏先民顺应沧海桑田,逐水而居,傍河而族,刀耕火种,疏堙导流。鹿象出没的莽莽中原,升起了农耕文明第一道曙光。结绳记事的祖先冥思苦想发明文字时,创造性运用象形思维,以寄寓太平的吉祥物大象,将河出秦岭的开阔地带名之曰“豫”,像极了一个孔武有力牵象而行的士兵。然而,亘古以降,这条哺养了一个民族、化育了中华文化的大河,终于有些疲倦了。当新中国的曙光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时,昔日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不仅豫地早已无象,而且沃野时见不毛。现在,新中国工业化的浪潮,终于在与母亲河的协奏中,激扬起振奋了一个民族的乐章。从沉睡中醒来的中原,在迈向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热切呼唤着第一代建设者!焦裕禄的心飞回了洛阳,仿佛看到涧西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厂房,看到他们赴大连实习时,厂长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海的挽留,河的呼唤,焦裕禄心中情感的漩涡掀起巨大漪澜。第二故乡那片土地,已经沉寂了太久。较之北方的大海,横贯中原的大河,对自己的需求更为迫切。从内心说,自己更乐意迎接挑战。与生俱来的立身行事道德准则,也决定了不能辜负苦心培养自己的洛矿。陆续建成投产的车间,正等着北上“取经”者回去一显身手呢!
第二天,焦裕禄向厂长一吐心声,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厂长理解焦裕禄回厂创业的愿望,根据他的建议,支援洛矿四名技术骨干。
焦裕禄的人生之舟在大连湾顾盼有顷,又义无反顾回师中原,把一个耐人咀嚼的悬疑留在北国港城。假如焦裕禄顺其自然留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后来的中国还会有这位县委书记的榜样吗?或许,人们会看到工业战线涌现出一位同样光彩夺目的典范,也未可知。
1956年12月底,焦裕禄举家返回洛矿,被任命为全厂最大的车间第一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开始了工业战线九年大放异彩的新征程。
(本文根据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作者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改写,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7月3日,展览“梦回江户——浮世绘艺术大展”在上海BundOneArtMuseum开幕。展览从浮世绘的发展脉络结合名师名作的解读以及...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