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陈育新:讲案件更是讲人性

四川日报 2020-06-05 06:16 大字

从《破冰行动》到《燃烧》

□本报记者 吴梦琳

近日,刑侦题材大戏《燃烧》正在东方卫视播出,以一桩横跨数十年的旧案,讲述一家三代警察世家坚守正义与责任的故事。

这是陈育新担任编剧和导演的又一部涉案题材大作,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百部重点电视剧”。近年来,陈育新编剧或导演的《红蜘蛛》《国家行动》《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等涉案剧,都收获不错的收视与口碑。6月2日,陈育新接受记者专访时坦言,复杂案件背后,其实是对人心与人性的探讨。

谈创作:刑侦剧更难写

此前陈育新创作的涉案题材,基本都是以某一个真实案件为原型,而《燃烧》,并非由某一个真实案件改编,但同样也取材于现实,经过对大量的公安干警和案件故事的采访,积累、提炼后而得来。

陈育新告诉记者,《燃烧》算是一个“命题作文”,2013年公安部宣传局找到他,希望他写一个警察世家的故事。

“当时真觉得有点无从下手。”陈育新说,刑侦剧更难写,因为刑侦剧的罪犯一般是个体,动机和真相,是刑侦剧里最关键的两个词,尤其是动机,会有很多种,不仅仅是为了利益,而是更复杂的人性纠葛和欲望。

在筹备《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时,陈育新对公安干警进行了大量采访,后来重新回归《燃烧》,又专程到山东采访,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才有了这部剧的整体构想。

剧中男主角高风是一名基层警察,他爷爷和父亲也都是警察。因为一些原因高风辞职准备去当律师,但一起陈年旧案的重新发现,牵扯出爷爷与父亲的一些往事,让他继续着手追查,后来又回归警察队伍。“高风离开警队,最后回归警队的过程,是他对警察职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他从父亲、爷爷身上,认识到警察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份工作,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使命,这也是我们这部剧的一个中心思想。”

谈拍摄:让新人挑大梁

《燃烧》主演经超、张佳宁,相对一众“大咖”配角来说,算是荧屏上的新人。作为导演,陈育新坦言,在选角时,不看重演员有多少流量,更看重演员对角色的表现程度。

陈育新说,相较于《破冰行动》这样的缉毒题材来说,刑侦题材更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所以在叙事手法上,会比较严谨也严肃一些。当初我们所坚持的一个创作理念,是希望描述在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下面却暗潮涌动的那种人,如何走向犯罪的过程。”陈育新说,剧中每个人,曾经都站在人生岔路口,做了不同选择,逐渐走向不同的路径。

也正是因为剧本对人物的扎实塑造,吸引了包括奚美娟、邬君梅、谭凯、张志坚、刘敏涛等一众“老戏骨”甘当配角。

“张志坚老师跟我说,他看了剧本,他演的这个人物,戏份并不是很多,但是非常感人,他也能对这个人物有充分的表达和发挥的空间。所以他非常兴奋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陈育新说。

谈意义:不为悬疑而悬疑

近年来,涉案题材剧颇有回暖的趋势,今年以来,就有多部不同类型的涉案剧开播。

陈育新说,观众喜爱看涉案剧,当然也是因为其中的一些悬疑和冲突。但不能为了悬疑而悬疑,为了反转而反转,更应该通过其中的案件,透视现实社会和人性,才能让其更有价值。

目前《燃烧》已播出剧情中,多个疑点环环相扣。陈育新说,随着剧情的推进,真相也将抽丝剥茧地展开,案件的复杂程度和人性的复杂程度,也会慢慢展现出来。

“《燃烧》讲述了一个警察世家,也希望通过三代警察折射近30多年来中国的司法进程。”陈育新说。

去年大火的《破冰行动》,被认为是国内涉案剧的一个代表,突破新的尺度。陈育新认为,其实尺度大不大,更多的应该是对价值的把控。“我觉得应把握一个原则,你作品的价值观,是要保持向善、向上的,传达这种价值观,就是可以的。”

新闻推荐

山东省为2020届湖北籍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

本报6月3日讯(记者王晓菲)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0届湖北籍高等学校毕...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