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对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
口述人:李斌治 整理: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人物简介:
李斌治,海外留学人员,1982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03年考入吉林大学韩国语专业,2010年获得成均馆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韩国三星电子集团总部工作,先后就职现代汽车中国总部,北汽集团,及易车网等世界500企业及上市公司。
在韩国期间,历任中国留学生会长秘书,副会长,会长等职位,曾多次组织留学生代表接待国内政府或民间组织访问团,获得韩国国际教育振兴院奖学金、和平基金奖学金等政府和民间奖学金。
用拼搏与汗水,诠释那段留学韩国的日子
作为一名标准的“80后”,一名土生土长的日照人,我记忆里对家乡的印象总是随着日照的发展而深刻,也习惯于以日照发展的时间轴来谈自己的成长。30年的时间,对于历史长河只是瞬间,但对于日照这个年轻的城市,却是实现华丽蜕变的黄金期。伴随着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也在成长,也在企盼。然而,大多时候,我们为生活奔波、为荣耀劳累,反倒没有闲暇来回忆,也忘记了回忆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宝贵礼物。而这一次非常荣幸接到这个通知,感谢日照市侨联,也感谢日照日报社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奔跑的间歇,有机会也有理由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挖掘深埋在记忆深处的闪光点。
还清晰的记得那是2003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韩国语专业,并在大二那年经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幸运的以“40:1”的比例,成为5名交换生中的一员,并于2004年圣诞节踏上了去往韩国的征途,进入韩国排名第三、亚洲排名第十位的名校韩国成均馆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换生历程。
初到这所学校,有对置身于新环境的不安,也有渴望证明自己的焦虑,但更多的是对在韩国未来的期待。我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当地人的语言、生活方式、思考方式、表达方式,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这个国家。交换生期间,我担任语言班班长,认识了各个国家的同学,这对我日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积累作用。
一年交换时间结束,我面临一个契机:韩国学校为引进优秀外国学生,凡是通过学校考试的交换生,就可以拿到韩国学籍,签证也会变成留学签证,是由短期研修生到真正留学生的转变。这便意味着,我的专业可以从韩国语转向更为广阔的领域!
于是,我抛弃杂念,一心准备入学考试,最终以总分第二(第一是一名生长在韩国的华侨)的成绩被成均馆大学经济系录取,这也是为实现理想踏出的坚实一步。
都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尤其中国考生是最累的。来到韩国后才感受到,无论哪个国家的学生,只要想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绝对没有“轻松”二字。对于韩国的学生来说,只有进入到名校,进了大企业,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说到这里,推荐一部去年热播的反映韩国高考的电视剧———《天空之城》,里面的情节基本就是韩国高中生备战高考的真实残酷情景。所以,他们即使在千军万马中顺利跨越独木桥,进入了好的学校,也是一刻不敢放松,因为在周围强手如云的氛围里,不进则退。韩国大学自习室实施预约制,预约晚了就会没有位子,就只能到学校周围的按时间收费的学习室,所以所有学生都是通宵达旦地学习,以期拿到优秀成绩为进入大企业做好铺垫。
而对于我来说,身处如此紧张的氛围里,更是一刻不敢放松。但用自己的第二外语学习枯燥晦涩的专业课,难度可想而知,我只能拼命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一道题一道题地去攻。而下课后,我还要去打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完全是靠咖啡和信念支撑下来的,导致我现在仍然戒不掉咖啡,但更戒不掉的是,困难时候树立起的信念。
上帝总是眷顾努力的人,拼命的学习除了让我取得了可以和韩国学生相比的优秀成绩,还获得每个学期学校的最高奖学金,并多次获得韩国国际教育振兴院奖学金,还有各大财团的奖学金。正是这些荣誉,为我在参加三星集团的选拨时,添加了非常重要的砝码。
这里要说一个小插曲。在成均馆大学经济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我的韩国语说得比较地道,并且学习比较勤恳努力成绩较好,还被一名叫做安钟范的教授所赏识,安教授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推崇,经过长时间接触,对我的为人处事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提出希望我毕业后能够留在他身边,一起做大事。当时,我以为“做大事”就是做教授助理之类的工作,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其实,安教授一直是新国家党的首席经济顾问,2013年,安教授弃文从政,成为青瓦台总统府经济首席秘书,是朴槿惠总统的大脑级人物,后来也曾多次陪同朴槿惠访华。
我才意识到,自己还差点误入韩国政坛。
后来,毕业后经过考试,我进入本校的研究生院,主修金融保险,师从韩国金融消费者协会会长,国际金融消费者协会理事长,韩国保险学会会长郑洪周教授。在郑教授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提前毕业。
其实,留学生活并非时刻充满新鲜和精彩,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度过,忍受孤独,忍受寂寞。而且,除了学习上课不落下课程,还要惦记生活开支,要自己赚取生活费,因为韩国的房租和消费水平都高的离谱,所以,我也必须兼顾学业和工作赚钱的平衡。
任何经历都是无形的财富,付出和收获也是相辅相成的
打工,对于大多在韩国留学的人来说一点不陌生。在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打工和学习一样,成了我留学生活中的常态。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饭店刷碗。每天晚7点,我结束课程复习去上班时,碗和盘摞得已经有一人多高。除了刷碗,我还要不停地把厨余垃圾一桶一桶往外运,最后饭店打烊时,再来一遍大扫除。每天凌晨1点下班时,我都是一步一步拖着脚回家的。我也曾半夜去小区贴传单,有好几次还被小区保安大叔骂走。还在工地搬过水泥,将一袋袋50公斤的水泥从一楼扛到五楼,我记不清扛了多少袋,只记得水泥和脸上流的汗混合成一片,鼻孔里也都是粉尘。我也在展览场馆扯过电线安灯泡和广告牌,爬上五六米高的梯子,一个灯口一个灯口地装上灯泡,仰头时间太长感觉脖子似乎要断掉。我还做过修复沥青马路工作,8月份的炎热天气,在几乎烤化的沥青马路上,将挖掘机挖出来的沥青大块,一块一块搬到卡车上,身上都被汗水湿透,一天喝了10多瓶大瓶矿泉水都不解渴……
后来,我的语言有了进步后,就开始做一些需要语言沟通并且稍微轻松点的工作:餐厅服务员,便利店收银员,KTV服务生;再后来,去一家专门接待中国旅客的旅行社工作,给需要韩国本地服务(整容,美容,旅游,购物,进货)的中国旅客提供导游服务。由于我工作的时候都是投入极大的热忱和真诚的服务,逐渐在旅客群体中打出了小名气,以至于在我回国后好几年,还经常收到熟悉的客户或者直接间接介绍过来的游客咨询导游的信息和邮件。
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工作或是生活中,总注定有得有失。这段极为辛苦的日子,使我磨练了意志,学会了隐忍,也让我结交了很多可交之人,经历了无数难忘经历。感谢这些宝贵的经历和无形的财富,也让我懂得付出和收获是相辅相成的。其实,现在回想起来,那段那么艰苦的日子我都能坚持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想让大家对中国的留学生刮目相看。
再后来,经朋友介绍我从事了家教工作,给韩国人做中文老师,因为我比较能吃苦,讲课比较认真,对学生也很负责,所以被学生给同学朋友介绍过很多次,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上至50多岁的公司高管,下至10岁左右的小学生,都成了我的中文学生,我也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些热爱汉语,热爱中国的韩国人能学到更多更经典的语言和文化。
记得有一次,按照固定的时间去现代汽车公司总部给一名傲慢的高管上课。之所以说他傲慢,一是因为卢专务年龄比较大,在韩国传统里,长幼尊卑思想比较严重;二是能做到大企业的高管,无论智商还是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在公司内部和外部,都会得到尊重甚至追崇。
上课那天,正好我发高烧39℃,咬着牙出门后遇到狂风怒吼、暴雨倾盆的恶劣天气,就在还差最后3公里就要到达的时候,堵车了,公交车半小时原地不动。眼看约定上课时间越来越近,无奈只好下了公交,往公司跑去。正值深秋,风雨交加,很快我就全身湿透,像一片树叶一样一边跑一边冷得瑟瑟发抖。
终于,我找了个落脚点想停下来喘口气,才听到手机一直在响,发现有5个卢专务的未接电话,偏偏这时手机没电自动关机。而等我赶到公司时候,浑身已经像刚从河里捞出来的一样。当时,卢专务惊讶地看着我:“我以为你不会来了,打电话也不接,还把电话挂了!”我跟卢专务说:“您信任我才聘任我,我必须对得起您的信任和您的学费,这是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原则。”
他很受感动,从那以后,明显感觉出来他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后来又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走得越来越近,在工作和生活中,用他的经历和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甚至在人生重要拐点选择时,也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
不懈的努力之后,成为三星集团录取的首位华人
有一次,在谈到我的未来规划时,卢专务说:“以前你做的所有工作只是为了赚口饭,现在的你更应该为了未来的方向做出规划,哪怕仅有一砖一瓦的铺垫,都是为了长远打根基,等你做到足够多时候,会发现你已经建成了一座房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在忙于学业,忙于考试,忙于工作,真正安排给自己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却很少。卢专务这句话点醒了我,是应该为了未来做合理规划了。
我的专业是经济和战略方向,而只有大公司才能为我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平台。经过卢专务的打探,大企业中只有三星会在当年开放外国人录用渠道,但要求特别苛刻,竞争十分激烈,两轮笔试两轮面试,并且只剩1周就开始,这个机会再错过就只能等到明年了。
怎么办?拼吧!
于是我把所有的兼职家教课都推给朋友替代,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把从网上搜集到的三星考试的笔试面试全部列出来,一个一个地看。为了应对严格的面试,我还准备了十几个自己的经历,有团队协作的、有沟通交流的、有领导经历的、有创新思维的,最大优点、最大缺点、最大成就、最大失败、职场规划、兴趣爱好……
我把这些细节答案整理好了写下来,开始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说。
很多人都知道,面试不该只背答案,可当时的我做不到,因为我那时的积累语言和词汇还不能保证我脱口而出地用词。最开始,我以为是我语言不过关,可是现在我觉得除了语言的关系,最重要的实际是平日的积累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考试和面试过程就不再细说,经历了总共2个多月,两轮笔试两轮面试,最终三星在大约500多名外国人中录用了6人,而我,幸运的成为其中一人。
这次机会的成功把握,也是前面多次求职失败后的迸发。如果没有前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我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每一份努力都会化作财富,在你未来需要的时候,成为你前进的助推器。
其实,这些经历在很多人身上都有验证,只是在异国他乡,没有丰富的消息来源,没有亲朋好友的理解支持,所有一切只能靠自己。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即使是身体经历了苦痛,精神感受过崩溃。因为,留学在外,不光是为了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出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在三星集团期间,我担任中国事业部部门主管,促成了三星和深圳博敏电子的合作,年采购量超过6000万美元。2012年,我回国就职现代汽车中国总部,先后担任主管,部门经理,高级研究员等职位,并于2013年负责四川现代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的筹备及咨询等工作。
在现代汽车期间,我负责牵头与发改委直属单位———国家信息中心(SIC)开展年度“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经过多年发展,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已经成为中韩汽车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专业、影响力最深远的对话平台,至今为止依旧活跃在汽车圈,并有较高的知名度。不仅如此,我还多次作为汽车行业嘉宾,被北京汽车、福田汽车、长城汽车、悦达起亚汽车等厂商邀请进行汽车主题演讲。
2017年,我调任北汽集团,负责德系品牌宝沃汽车在中国市场实现品牌复苏的战略规划及产品规划,实现了宝沃汽车从零到一阶段内整体销量提升及品牌建设焕新目标。
2019年,我又加入中国最早成立,且第一家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易车网,任品牌营销事业部总监,资深品牌专家等职位,负责所有自主汽车品牌的数字营销策略的优化及营销方案的解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自己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关于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这里就不再费墨赘述,因为我觉得比起我的前辈,自己的成就实在微不足道。我只想把这段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经历讲述出来,以期用平凡的事情和更多人产生共鸣。
不知不觉离开日照已经17年,有些故乡情结离家越远,离家越久,越会感受得刻骨铭心。日照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祖国的天南海北,各行各业都有日照的精英。尽管大家耕耘着不同的领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但却都有一个同样的称号———日照人。
在过去的30年里,日照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未来的30年里,日照也一定如她的名字一样更加熠熠生辉。我相信在勤劳智慧的日照人的建设下,日照一定能够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金凤通讯员马常录)“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近日,在高新区税务局...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