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烽帮我改小说 纪念马烽先生诞辰98周年
姜鸿德
1953年7月,我考取了山东师范学院文学系。因自幼酷爱写作,我上小学时就给《淮海日报》写稿。自从考上山东师院后,我不但学好每门功课,还利用课余时间在校阅览室从事写作,不仅常常在《大众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还被《高等教育》和《中国青年报》聘为特约通讯员。1954年8月3日,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愉快的暑假生活》的文章。同年8月6日中午,我正在食堂吃饭,传达室的李大爷忽然来到我的身后说:“有北京的长途电话。”我一口气跑到传达室拿起话筒,就听对方问:“你是姜鸿德吗?”我说:“是。”对方道:“你好!我是中国作家协会的马烽。在各大报刊上常常看到你写的文章,特别是最近你写的《愉快的暑假生活》一文,可见你对生活的观察特别深刻。你既然有这样的写作功底,能否再写一些反映现实的小说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你的才华……”
就是这个不同寻常的电话,让我走上了创作小说的道路。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我写完了一篇叫《高小毕业生》的小说,说的是高小优秀毕业生陈玉琴,积极响应党的“农村大有作为”的号召,放弃了学校保送她上中学的良机,毅然投笔从农,并学会了开拖拉机,在她回乡开垦了大片大片的荒地时,引来了周围数万人参观、喝彩、学习。
该小说初稿写好后,我便寄给了马烽作家。此稿是于1954年3月份寄出的,他在同年5月29日为我回了信。信中说:“该文的选材很好,非常符合时代的需要,但还必须大加修改。”马烽作家用了整整三张信纸的篇幅,列举了好多缺点,指出哪些段落该删,也谈到应该增添哪些情节。一个月后,我终于将小说改好了,并接受马烽的意见,将题目换为《女拖拉机手》。首先,我将小说寄给了《大众日报》文艺部,几天后,编者回信说:“您写得很好。但因篇幅太长,我们已推荐给山东人民出版社,请您与他们联系。”几天后,该出版社给我来信说:“您的小说已经总编批准,决定予以出版。”
1954年8月6日,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女拖拉机手》一书,书中还有四幅鲜活的插图,此书在两年中连续出版三次,这在当年的出版界是为数不多的。《大众日报》文艺版对此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同志在1955年全省“三八”妇女节代表大会上,专门推荐了此书;在1956年7月3日上午,舒书记又专门接见了我,鼓励我“好好学习,努力创作,再更上一层楼”。后来,我与比我晚三届进校的青岛姑娘辛泽芬终成眷属,婚后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后来成了一所理工大学的副教授,女孩成了英国的博士生。
后来,应山东人民出版社之邀,我用3年时间完成了45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学生》。然而,此书刚要寄给出版社时,因特殊原因被付之一炬。马烽作家闻讯后对我说:“在哪里倒下,就必须在哪里站起来。你可以避一下风头,改写一些学术研究方面的文章。”从此,我改变了写作方向——由文学创作改成了学术研究。
改变写作方向后不久,由我主编的《古汉语知识解疑》、《古诗文精选译注》、《中学语文词语详释》等丛书20余部先后出版;我在《高等教育》上发表的《我也来谈谈高等学校的老问题》等论文,在全国大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我写的《散文的灵魂到底是什么》和《她是谁》等论文,推翻了历年来专家们的见解。由于学术成果颇丰,教学效果很好,我多次被评为“拔尖人才”。
退休后,除了笔耕不辍外,我还自学法律,专门为弱势群体打官司。2006年春天,我在《中国妇女》上看到一则案例,编者本是作为判决正确的“铁案”来教育广大读者的,但我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冤案,便奋笔写了一篇名为《且慢,这个“赠与”不能给》的文章。在文中,我提出十大疑点,被《中国妇女》用大字标题发表出来。随后,《检察日报》的记者用整版的篇幅来剖析这个案例;《上海老年报》也在“法制版”表扬了我,并在按语中称:“姜教授由‘门外汉’变成了‘法律通’。让人们看到了沂蒙老区儿女无私无畏的可贵精神。”在天南海北舆论的影响下,老夫妇的儿媳终将到手的住宅楼房,真心地退还给备受此案折磨的公婆。
从此以后,我家的电话铃声不断,都是全国各地的群众要求我为他们打官司的,我都是有求必应,并分文不收。前不久,我赶赴东北长白山区,为我家的保姆落实有关退休金的政策,终于为她落实了每月可领3000元的退休金,还一次性补发14万元。来回所花费近两万元的开支,我一概自己负责。
我之所以能在文坛和学术界小有名气,之所以能为弱势群体打赢上百场官司,都是大作家马烽帮我修改小说并出版了的结果,故我有必要在此回忆一下有关他的情况:
马烽原名叫马书铭,山西省孝义县人,出生于1922年5月23日。因其少年丧父家贫,只能依靠奖学金就读于县立高小。1937年日寇入侵,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当地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由于他勇敢善战,16岁便光荣地成为中共党员。1940年春天,他奔赴延安。1945年,与西戎合作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得以出版,此书一出版就轰动了全国,后被世界多国翻译。他写的《刘胡兰传》、《葫芦沟今昔》、《泪痕》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大作,都让我百读不厌,并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1949年,马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作协青年部副部长、作协党组书记等职。
2004年元月,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著名‘山药蛋派’作家马烽,于1月31日因病在山西省太原市去世,终年82岁……”见此消息,我不禁老泪纵横,并立即向山西省文联寄去了挽联,表达我对他沉痛的哀思。
马烽先生,您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战士。没有您曾经对我的帮助,就没有我幸福的今天。
在您诞辰98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对您深深的思念和敬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依盟近日,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扶持工作的通知》,通过预拨生均...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