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山东种子太空探险记

济南时报 2020-05-07 13:52 大字

此次上太空的农作物种子受访者供图

种子完成装舱

●为啥要让种子“上天”?

种子在外太空溜达一圈,历经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的诱变作用,会实现基因突变,有可能成为“超级种子”,如出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优良性能。

随着火箭进入太空

使种子基因突变

●种子“上天”一定会变异吗?

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发生变异,其诱变率一般为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基因变异并非只会朝向好的方面,也经常会出现致死、畸形等不良性状。

搭载飞船返回地面

地面培育

●太空种子种出来的东西能吃吗?

1981年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对航天育种安全性做过认定,认为完全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存在安全问题,对人体没有威胁,可以放心食用。

整理/刘丹 制图/李传岗

你听说过“太空种子”吗?一粒普通农

作物种子,经过飞船搭载飞上太空,通过特殊的太空环境使自身基因突变,然后返回地球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明星”。5月5日18时,来自山东淄博的40余种蔬菜、中草药种子及微生物物种,就有幸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来了一次太空之旅。5月6日,新时报记者采访了运作这批种子“上天”的山东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显,他向我们揭开太空种子的“神秘面纱”。

山东蔬菜种子“上天”了

1月20日,位于北京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内,来自山东淄博的芹菜、西红柿、韭菜、胡萝卜、姜蒜等40余种蔬菜种子,以及一些中草药材种子和一种微生物菌剂,在经过复杂的处理程序后,被装入太空舱内,等待着发射的那一刻。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这批来自淄博的种子,也跟随着一起冲向太空。

这批种子来自山东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研发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等农作物领域的公司,也是山东较早开展航天育种的企业之一,总部位于淄博市张店区。7年前,该公司就与“航天育种”项目结缘。“我们和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多年合作了,2013年‘神舟十号’发射时,我们曾将3个品种的彩色苗木幼苗送上太空,希望创造出新品种,填补国内彩色植物品种的市场空白;

2016年,我们又将3个食用菌品种搭载着‘实践十号’上了天。”张海显告诉新时报记者,这些年公司先后跟俄罗斯、乌克兰、日本等国家的科学院进行合作,将国内外航天生物技术消化落地,研发出“天鹰微生物”菌剂等系列前沿产品,可以替代农药实现作物种植“零农残”,在国内广泛应用于蔬菜、粮食、水果、中草药、花卉苗木、食用菌等领域。在此成功基础上,公司又看到了航天育种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育种方式的巨大发展潜力,准备拓展为新的业务领域,让农民将来用上太空种子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那么,究竟何谓“航天育种”呢?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太空物理环境和地面的差异,如微重力、宇宙辐射、重粒子、弱磁场、高真空等作为诱变因子,使地面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借以实现品种优化的一种先进育种育苗方式。“航天育种其实并不神秘,目前很多航天品种的果蔬、苗木都已经推向市场了,这是未来农作物发展的新趋势,能提高作物的产品质量,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张海显表示。

“上天”仅是蜕变第一步

为啥要让种子“上天”?张海显说,与常规育种相比,航天育种诱变的手段不同,种子在外太空溜达一圈,历经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的诱变作用,会实现基因突变,有可能成为“超级种子”,如出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优良性能。相反,由于亿万年来植物的形态、生理和进化始终受地球环境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种子基因突变概率要低得多,一些科研人员试图利用实验室环境进行人工诱变,但应用效果不理想。“所以,之前有的科学家穷极一生都难以突破的新品种繁育问题,借助一趟‘太空之旅’,就有可能获得重大突破。”

不过,种子“上天”仅是蜕变的第一步。首先,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发生变异,其诱变率一般为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另外,进入太空的作物种子、幼苗、微生物的变化是随机性的,基因变异并非只会朝向好的方面,也经常会出现致死、畸形等不良性状。“经过飞船搭载回来后的种子,将开始进行地面培育,将没变化和变坏的筛选掉,对变好的种子进行二代、三代季繁培育,航天育种培育出来的农作物会发生性状上的改变,颜色、个头、抗病虫害、产量等方面均会出现不同的变化,等到性状稳定后,便可以申请作物新品种了。”张海显解释说,返回地面后才是真正考验种子的时候,从地面培育、筛选、试种到大规模推向市场,这一过程至少要经过三四年的时间。尽管如此,航天育种依旧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正常的农业育种一般需要七八年时间,航天育种将时间缩短至一半。

打造山东航空育种基地

回溯历史,我国航天育种已有30多年进程。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被送向了遥遥天际,这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2018年12月数据显示,经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航天育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

物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关于航天育种产品,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高大壮”,比如1米长的豇豆,300多斤重的南瓜,比普通品种大6倍的辣椒……因此,也有很多人不放心,这些东西能吃吗?其实,关于食用航天食品的安全性,1981年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就对航天育种安全性做过认定,认为完全达到规定指标要求,不存在安全问题,对人体没有威胁,可以放心食用。“航天育种没有基因的增加和减少,仅仅是作物种子或者幼苗受到外太空环境的影响,出现基因排列顺序重组的现象。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像胳膊一样粗的黄瓜,如篮球一般大的茄子,都可以安全放心食用了。”张海显解释说。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试验舱和试验船计划于5月6日和8日返回地面。届时,在太空遨游一圈的种子将“扎根落户”淄博,开启航天育种育苗应用试验的后续阶段。接下来,山东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一个宏大的构想:打造山东首家航天育种育苗基地。“从春节之后我们就开始着手打造育种基地,前期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积累了一批太空种子,等这一批新的种子返回,公司就会进行育种试验阶段,前期预计需要3年时间。希望通过基地的打造,为山东乃至全国作物新品种的突破贡献力量。”张海显表示。 (新时报记者郭吉刚)

新闻推荐

济南援湖北护士拍千余战疫照片由省档案馆归档 非常记疫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洪振将援湖北期间拍摄的1000多张“战疫”照片移交给山东省档案馆,被档案馆收...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