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信息被泄露学校不能装聋作哑
先来看这么一则新闻:河南几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发现,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职记录。而有类似遭遇的还包括湖北、山东、安徽等多地高校学生。税务人员称,很可能是学生信息被企业冒用,以达到偷税的目的。对此,有税务人员表示,这种“被就职”不会影响学生未来就业。但平白无故多了一条工作履历,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彻底删除,不排除可能的负面影响。更为可怕的是,种种迹象显示,这种信息泄露很有可能是“内部人”作案。河南一所高校部分学生甚至能提供明确证据,表明一名岳姓老师以提供兼职为名,“盗用”学生个人信息,并用于公司偷税,涉及学生百余名。但令人遗憾的是,与学生对“被就职”的恐慌焦虑相比,部分学校对此问题的处理似乎有些漫不经心,比如没有及时报警,试图“捂盖子”。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身处大数据的流转之中,信息也就成为了一种可以被用来谋取利益的工具。现实生活中,隐私泄露助长电信诈骗,人肉搜索酿成生活悲剧,裸贷风波流出私密照片……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尤其是置身于无远弗届、几乎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时代,个体的基本信息、消费习惯、位置轨迹等,都可被转化为数据存储起来,在技术层面降低了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隐私权作为一种人格权,其损害具有不可恢复性,即使通过经济赔偿弥补了受害人的部分损失,但已经泄露出去的个人信息覆水难收。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其保护不能仅仅立足于事后查处,而更应着眼于事前预防。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事前审批监管,防止对公民个人信息不必要的采集和使用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盗取的可能。而且,许多掌握着公民个人信息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虽然每每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信息管理的严格,但在实际上,却也不见得会有多么重视,以至于在个人信息管理的源头就出现了疏漏。需要强调的是,仅仅依靠公民的个体呼吁、依靠一两个案例教训,而不是依靠更为严格的法律制度落实,就无法斩断伸向个人信息泄露带来利益的魔爪。
有学者曾断言,个人隐私是“尊重、友谊、爱、信任和个人自由的根本”,同时也是“在互联网和现实两个社会里维持文明与尊严的基本方式”。回到新闻本身来,无论是涉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还是涉嫌偷税漏税,这个案子不小。高校,教书育人的地方,为了自己的学生,该主动作为,而不是装聋作哑。只有让犯罪者受到法律的严惩,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红灯”,群众才会有真正心安的那一天。
小马飞刀
新闻推荐
严打违法犯罪加强司法保护,山东省多部门“亮剑”保护知识产权见实效
本报讯(记者张子慧)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工作有...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