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北集坡街道窦家村乡村振兴探新路,让村民 土地流转收租金 产业发展挣薪金

泰安日报 2020-04-27 07:24 大字

■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记者 于龙 刘红川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窦家村积极引进企业,整合盘活农村土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土地流转“转”出高收益

四月春光好,田间农事忙。走在窦家村的田间地头,畔河梨园、畔河草莓园、畔河苹果园的标牌相隔不远,竖立路旁。看着村里归置齐整的一大片土地,窦家村党支部书记曹厚兵满怀喜悦。

曹厚兵告诉记者,如今的窦家村是北集坡街道打造推出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土地流转是该村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富裕的重要抓手。“全村已有20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山东畔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着自愿的原则,村民以户为单位与畔河农业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公司每年给予农户一定的土地使用费用,这比农户种植农作物的收益要多不少。”曹厚兵说。

窦家村的土地流转到底给村民带来多少收益呢?村民潘大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潘大姐说,她家里有一亩地流转给了畔河农业公司,按照往年种植农作物的收益来算,一亩地一年的收益有2000元左右,而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以获得4000多元的收益。“以前天天在地里忙活,一年的收益十分有限。现在把土地流转给畔河农业公司,到手的钱比往年多出不少,我也能有空做些其他事情。”潘大姐说。

“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坐享土地收益。”曹厚兵说。

产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不仅仅是土地收益增加,借力农业产业园的崛起发展,窦家村的村民也积极进入产业园工作,在家门口打工挣钱。4月19日,在山东畔河现代农业产业园梨园区域,两位村民正在为地垄覆膜。只见他们将地膜覆到80米长的田垄上,每隔几米使用防草布钉固定地膜,然后铲土培土。

60多岁的邹阿姨告诉记者,这是新栽种的梨树,覆的是防草的地膜,一般一次覆膜三年不用防草。装防草布钉和培土是为了固定地膜,防止风侵。新栽种的梨树都用预设的滴灌设备进行灌溉。

虽然一刻不得闲,但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邹阿姨说,村里引进农业产业园后,她便到这里上班了,每天收入80元,一个月下来能拿到2400元,比之前打零工收入多多了。“在家门口当‘工人’,收入稳定还可以照顾家,心里踏实。”

曹厚兵说,街道和村里引进农业公司的目的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农村土地,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让村集体的收入壮大起来。“窦家村位于城乡接合部,引进的山东畔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成熟技术,凭借紧靠市区的区位和科学管理等优势,一定能发展壮大,惠及周边村民,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曹厚兵说。

记者了解到,窦家村乡村振兴的提质升级得益于北集坡街道创建的镇级“3+X”混改所有制企业模式。

北集坡街道工作人员介绍,“3+X”混改所有制企业模式是该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全新尝试,由街道、村集体和企业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以产业振兴为驱动力,将“混改”思维引入农村经济体制创新,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本着服务于村集体、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街道将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激活更多产业模式,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该名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山东一大学教授建言学年改为自然年年底高考引争议 有赞有弹

4月26日,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刘宗锋告诉澎湃新闻,作为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社员,他于近日向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提交...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