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手张雷波: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 本报记者 肖 芳
本报通讯员 王廷军
个头儿不高,干起活儿来十分干练——这是工友们对张雷波的一致印象。
这位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1#装车楼主管、高级技师,凭过硬靠谱的专业技能和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他最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用技术破难题、破瓶颈,是我们技术人员的天职!”
多年来,在装车楼这片“战场”上,张雷波和工友们一起,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出击,攻坚克难,接连创造了行业领域内技术高峰并填补国内空白。
以装车楼称重系统为例。该系统原设计为“一次称重”,使用中经常出现配料偏差,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时间长了,不仅严重影响装车效率和装车质量,还会损害客户利益。张雷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要进行技术改造,运行程序源代码、禁装车复位等一个又一个“拦路虎”横在前。
“再难的硬骨头也要啃下来!只要肯下功夫,没有技术解决不了的难题!”张雷波横下一条心。为摸清装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和搭档薛宁“泡”在装车楼操控室,反复装车、配料。半个月下来,计量数据采集了上千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百次的调试测算后,装车楼计量称重系统成功破题:由原来的“一次称重”跃升为“二次称重”,配料偏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该系统升级运行以来,装车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每年可为客户节省成本70多万元。
在过去的一年中,张雷波最为人称道的另一项工作,是带领团队开创性地完成了装车楼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智能装车系统试运行成功啦!”2019年11月26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前港公司传播开来。这个好消息的缔造者,正是张雷波。
时间往前追溯两个月,2019年9月的一天,张雷波接到重要任务,要与工友们一起对1#装车楼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率先实现“无人装车”。当时,装车楼智能装车系统在全国业内尚属空白,抓住先机就是抢市场,意义非同小可。“年底前保证完成研发改造任务!”张雷波毫不犹豫向公司立下了“军令状”。
在随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张雷波为了抢进度,在和家人说明情况取得他们的理解后,干脆吃住在港,白天勘察盯现场,晚上汇总测试资料,反复分析研究自动化改造方案,每天都有新进展。
进入11月份,气温骤降,装车时产生的雾气直接影响装车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经过缜密计算,张雷波在关键料位处加装了两只穿透能力强的“LED”射灯,使得监控系统清晰度一下子提升了30%。根据货种流动性、含水性的不同,张雷波还大胆调整装车系统“门槛值”,使火车智能装车系统满载率提升至100.4%以上。
辛苦付出,终得回报,当看到智能装车系统稳稳运行和一行行精准的数据时,张雷波跟工友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智能装车系统投入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罗伊砂”等货种装车2200余节。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减轻了,大家由衷地感慨:“还是技术有力量!”
正是凭这种拼劲儿,仅2019年,张雷波就完成技术改造12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荣获青岛市“青年技术能手”“山东省创新能手”等称号。
新闻推荐
李诚实调研区内部分在建项目时调研 全力攻坚推进项目建设 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本报讯(记者于龙)4月17日,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诚实带队到区内部分项目建设现场调研。李诚实先后来到山东京卫制药有...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