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用自己的筷子喂孙女,婆媳闹翻天!
[摘要]聚焦分餐制 倡导新“食尚”
编者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唤起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反思。疫情中,出现了很多因聚餐而引发的感染,分餐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围桌共食、交箸换盏是很多人的固有习惯,也是疾病传播、交叉感染的“元凶”之一。为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多个省市明确倡议使用公筷公勺,然而,“分餐制”在推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从本期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把脉分餐制,倡导文明健康新“食尚”。
亲情被淡化很不习惯
油炸黄花鱼、西红柿炒鸡蛋、拌凉菜……又到周末,家住青岛市市北区洛阳路、今年75岁的杨月美与老伴和往常一样,精心准备了一大桌子菜,盼着儿子儿媳还有孙子一起共享家庭美食。
中午时分,儿子的一个提议让她心里感觉有些不好受。 “孩子跟我说,现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大家都在倡导分餐,咱们家能不能也响应号召,饭桌上再拿几双筷子和勺子,多摆几个碗? ”杨月美说,家里倒不是缺几双筷子几个碗,这么多年一起吃饭都是一起合餐,忽然说要分餐,心里总感觉怪怪的。 “其实我倒不是不赞成,我觉得在公共场合或者与陌生人吃饭可以,一家人没必要这么讲究,全家老少团聚,相互夹菜、亲昵,那才是祥和的氛围。 ”杨月美说。
“平日里跟朋友出去吃饭聚会,一般都会选择自助餐厅,现在,大家越来越文明,也越来越注重健康。 ”读者王女士认为,在公共场合,比如集体聚餐,一个大桌,最好有公筷公勺,既安全,也文明。 “但在家里就没必要,尤其是我们家就老两口在家吃饭,吃了一辈子了,突然分餐,太奇怪了。如果家里来客人,准备公筷和公勺就可以了。 ”
多了碗筷增加劳动强度
对于“分餐制”和“公筷、双筷制”,今年65岁的王云如起初是很反对的,她觉得一家人那样吃饭“太见外”了,很不习惯。
自从孩子们给她看了一个视频,才让她的观念有了改变。“视频中讲的是一种叫幽门螺旋杆菌的事,这种病菌在人群中很普遍,在我国感染率为59%,是导致胃肠疾病的罪魁祸首,甚至还与胃癌有关。 ”王云如介绍,如果不做检查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这种病菌,造成这种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合餐制,她当即决定接受家庭分餐进食。分餐后,因为多了不少碗筷,她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不少,有时候她也觉得浪费洗洁精和水。“盼着孩子们回来,但又怕收拾一大堆碗筷,孩子们好多天不回来一次,不舍得让他们干活,挺矛盾的。 ”她说。
退休老人李女士也认为,在家中分餐制难推行,除了观念之外,刷碗是个大问题。“分餐势必导致盘子、碗等餐具增多,做饭就够累的了,刷碗还要增加一倍的工作量,这不是给自己找累受么? ”
公众场合引起不必要麻烦
“分餐制非常有必要,但转变思想最难。尤其是咱们国家千百年来一个锅一个盘子吃饭的习俗,让人感觉非常和谐、温暖,现在如果让大家来分餐,恐怕不太适应。自己家怎么都好说,如果到亲戚家、朋友聚会呢?别人会不会认为你瞎讲究?”读者董女士说。她举例说,家中老人过生日,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你给我夹一块肉,我给你夹一块鱼,感觉非常亲切。如果是一个人一份的话,就感觉生分了似的。
今年68岁的苏本生一直倡导公筷公勺应用,在家里执行得很好,但参加同学聚会或者战友聚会,经常遇到“尴尬”的场面。 “我一提议,原本气氛热烈的场合就一下冷下来,有一次一位老战友直接就指着我的鼻子说,老苏你是不是嫌弃我们脏啊? ”苏本生说,那种场合感情第一位,无论如何解释都显得空洞乏味。不过,随着这次疫情防控,人们对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应该会有了更新认识,相信文明习惯会慢慢有所改观。
造成误解和家庭矛盾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分餐制难以实施,尤其是在年轻人与老人同住的家庭,很容易就让老人觉得是 “嫌弃他们”,年轻人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有网友直接表示,在家里用公筷都很难,更何况是分餐。 “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吃饭,奶奶拿自己的筷子吃了菜又给女儿往嘴里夹,我当时就制止了,提出不要用大人的餐具给孩子吃饭,用孩子自己的餐具给她夹菜吃。当即,老人的脸色就不好看了,饭也没吃,扔下筷子就回屋了。事后,我们夫妻还为此闹得不愉快,我老公认为是我嫌弃他母亲。 ”网友说,自己并不是针对老人,因为自己给孩子夹菜也是用孩子的餐具,但老人就是不接受。 “如果在我们家提出分餐的话,不夸张地说,估计就闹翻天了。 ”记者 张磊 崔佳佳
新闻推荐
本报4月9日讯(记者隋忠伟)4月6日,随着皮带机将煤炭运送至#1装船机并成功装船,山东港口日照港东煤南移工程取装线...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