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甄潇:医患间彼此信任的感觉,让人倍感温暖

黄海晨报 2020-04-07 09:21 大字

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黄冈抗“疫”归来,眼前的甄潇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理解。“当我们和患者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彼此理解、体谅和扶持,那种彼此信任的感觉让人倍感温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

“生病了就生病,我不管生病,我要妈妈!”1月27日,日照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甄潇驰援湖北抗“疫”,临行前6岁的儿子果果的哭喊声,让千万人泪目。

4月5日,与妈妈分别69天的果果,终于又要见到妈妈了。他特意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份是他画的一家三口在草坪上的图画,另一份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而坐在日照援鄂医疗队返程大巴里的甄潇,心早就飞到了儿子和家人身边。一下大巴,甄潇的妈妈抱住女儿,哭成了泪人。见到儿子果果,甄潇捧起他的小脸,眼神里满是怜爱。

在湖北战“疫”期间,甄潇先是分在黄冈市临时隔离点工作两天,2月2日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分在南区东二组。谈起在黄冈44天战“疫”的这段经历,甄潇告诉记者,最难忘的就是一天夜里,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准备给一位老年患者注射睡前胰岛素,她怕同病室的患者被影响,只开了床头灯,但大爷看见她就说:“来,让我自己打,你不方便,你看着就行。你往后站站,别离我太近,这病传染很强。”

“谢谢你,大爷,这是我的工作,你就放心交给我吧。”

“你们大老远地过来支援我们,也不容易,我自己能干的事,就交给我吧。”

老人的一番话让甄潇动容。“他在那样的情况下还想着我的安全,是那么善良。”

住院患者为他们着想的事情还有很多,护士忙不过来的时候,同屋的患者会互相帮助病重的患者下床,为病重的老人喂饭,主动收集并消毒病房内垃圾,一点一滴,都让甄潇很是感动。“他们说就是看我们太累了,力所能及地帮我们缓解一点工作量。”

2月22日,有一对夫妻患者住院。回忆起这两名患者的情况,她仍记忆犹新———

“他们是一对夫妻,是我们进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的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刚来的那个晚上,大姨几乎喘气都费劲,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只有百分之八十几。”甄潇告诉记者。

“阿姨,我们山东医疗队有很多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有我们在,请你放心!”那段时间,甄潇和同事们日夜守护在他们床边,一边悉心治疗和照顾,一边耐心开导、加油打气。可喜的是,两个人逐渐从病痛中走出来,恢复健康。甄潇备受鼓舞:“这一对夫妻患者的治愈,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每到轮值的6个小时,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她都全力以赴,精心照料患者,一刻也不停。回到住处,打开手机,看到老公每天准时的留言“保护好自己,等你回家”,再和母亲视频聊一会儿,她紧张的神经才渐渐放松下来。

想起年幼的儿子,想起年迈的父母,她有时也因思念而煎熬,但她深知,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责无旁贷,必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这是责任、也是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1月31 日,在湖北黄冈战“疫”一线的甄潇,向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她说:“此次抗击疫情,身边共产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奋勇争先、迎难而上。我愿意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医者初心,在党旗的引领下,与湖北同胞们一起并肩战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黄冈抗“疫”归来,眼前的甄潇对于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理解。“经过这个过程,我对医护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刻地理解了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就在于奉献,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当我们和患者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彼此理解、体谅和扶持,那种彼此信任的感觉让人倍感温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

新闻推荐

机器开足人上一线“顶梁柱”顶起梁来 省属文化企业九成复工复产

□本报记者赵琳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复工复产的“战场”上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山东省省属文化...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