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应用“人工肺”救治极危重孕妇 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多学科联合抢救患者 手术成功为山东省内首例

半岛都市报 2020-04-07 04:16 大字

半岛记者齐娟

在全国疫情防控的大形势下,作为西海岸新区唯一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青大附院产科西海岸病区近日应用“人工肺”(ECMO)技术成功救治极危重孕妇,该手术为山东省首例,走在全国前列。之前,国内仅有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曾举行过类似手术。

近日,外院一名有10年糖尿病病史、妊娠7个多月的29岁孕妇被紧急送入产科青大附院西海岸病区,患者极度虚弱,枯瘦如柴,体重只有40公斤,且近一个月内体重骤降7公斤。随着各项检查的完善,诊断逐渐浮现:妊娠31周合并重症病毒性肺炎、低氧血症;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造成体内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孕妇还伴随贫血,严重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在院区领导及医务处刘斌主任的指导下,立即组织院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专家组进行讨论,基本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经过积极严格的防控,孕妇入住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团队迅速给予呼吸循环支持、佩戴专用吸氧面罩进行吸氧、维持血压、营养支持、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但患者病情仍在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综合征。经过产科、重症医学科与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讨论,果断做出启用ECMO俗称“人工肺”的生命支持,患者才可能有一线希望耐受手术以挽救生命。产科主任詹瑛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韩小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同意医院的抢救方案,韩小宁带医生苑志勇等“人工肺”团队立即实施治疗,密切监测“人工肺”的安全有效运行,及时调整参数,患者血压和氧合逐渐回升并稳定,产科专家组旋即将产妇转运至负压手术间,终止妊娠。实施剖宫产术后,病人被送至重症监护病区继续治疗。

经过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和果断决策,青大附院专家在与“死神”的“拉锯战”中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患者的肺功能逐渐恢复,最终在“人工肺”技术运行10天后成功脱机,其他临床指标也逐渐好转,经过20余天的抢救和综合治疗,产妇顺利出院。

新闻推荐

网络庭审“云模式” 群众维权“无暂停” 岚山法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开庭掠影

本报通讯员王伟疫情防控期间,岚山区法院“歇工”不停业,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引导诉讼参与人将庭审活动从“线...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