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挺身而出 老兵本色

大众日报 2020-03-28 09:38 大字

□本报记者齐静

王兆才:千里驰援200万元物资

2月26日,10辆货车满载着200吨鱼台大米、1.2万箱方便面、500箱医用纸尿裤等总价值200万元的爱心物资,由山东申科集团退役军人员工全程护送,千里驰援湖北。“我虽然上不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但也要尽份心、出份力。”山东申科集团负责人王兆才说。

王兆才1977年入伍,1988年转业。上世纪90年代,他创办了山东申科汽车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疫情发生后,王兆才紧急采购了优质大米、方便面、医用口罩、医用纸尿裤等物资,计划支援湖北黄冈。

“当时很多物流公司已经停止向湖北配送货物,我们又试着联系了运输公司,也没能达成一致。关键时刻,集团里的退役军人员工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运送物资前往一线的任务。”王兆才骄傲地说,关键时候顶上去,这就是退役军人的本色。

由10辆大货车历经1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最终将捐赠物资送抵湖北黄冈。

申科集团还积极响应济宁市委、市政府号召,带头复工复产,并吸收退役军人就业。

孟祥森:连续40多天吃住在帐篷

疫情发生后,枣庄市台儿庄区城西村党支部书记孟祥森用最快速度组织成立党员志愿者巡逻队,自己连续40多天吃住在帐篷里,带领大家逐户排查务工返乡人员、宣讲防疫知识。他用全身心的投入,换来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为村子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网”。

孟祥森2009年12月入伍,2014年退役,2019年11月任城西村党支部书记。大年初一晚上,孟祥森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马上召开村党支部会议,紧紧围绕“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的工作模式,开启“两点一线”模式,执行“5+2、白+黑”制度。作为党支部负责人,孟祥森率先垂范,白天在村内巡逻、进行环境消毒,晚上守在外来人员监测执勤点,24小时不停歇、不回家。

执勤点没有围挡,寒风刺骨,孟祥森自费买了一顶帐篷住进去,方便面和火腿肠成为了主要伙食。因饮食不规律、过于劳累,孟祥森嘴唇开裂、嘴角上火,但他依然坚守岗位。村民看到了他和执勤人员的辛苦,主动送来炉子,还纷纷帮助联系防疫物资,形成了全村防控工作合力。

赵秀梅:为抗疫一线献“粮草”

“我曾是一名战士,一名卫生员,可以到防疫一线支援;作为一名企业家,我可以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物资。”疫情发生不久,一位退役多年的女兵向省退役军人厅递交了请战书。她就是济南秀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秀梅。

1993年12月退役后,赵秀梅选择自主创业之路,创办了济南秀禾商贸有限公司。热心公益的她,先后向社会无私捐献1000多万元的财物,获得“山东省最具爱心慈善企业家”“山东省最具爱心个人”等多项荣誉。

疫情发生后,远在珠海的赵秀梅第一时间赶回济南,向山东慈善总会捐款两万元。赵秀梅想为抗疫一线捐赠生活物资,但因交通受限,许多商品运不进来。情急之下,她想到了公司仓库里为学生开学准备的面包、方便面等,拿出了所有库存。

2月5日上午,赵秀梅向济南市堤口路街道办事处捐赠50箱面包、50提伊利牛奶等生活物资。2月26日,她再次将面包、牛奶等物资捐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当听说湖北抗疫一线人员缺少纸尿裤时,她又立即多方联系购买了近万元纸尿裤捐了过去。

新闻推荐

搭建平台 合力推进 山东力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地见效

本报讯(记者田国垒)“要充分调动承担改革任务的省直各部门、省总工会以及地方、产业、企业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推进产业工...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