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自主知识产权十年磨一剑 葛均波团队研发生物可吸收支架上市

澎湃新闻 2020-03-06 20:19 大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领衔的团队,历经十余年研发、科研攻关及临床研究随访,研制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XINSORB支架,于3月5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上市。这是中国最早开始自主研发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葛均波带领中山医院科研团队与山东华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自2005年就开始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2005年,研发团队获得了关键性专利:生物可降解载药物高分子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

其后,通过反复对材料配方进行优化、原型迭代,于2010年2月开始在中山医院开展临床前评价。2013年5月正式获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报告,可以开展临床研究。2013年9月5号,作为全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可吸收支架,其FIM研究第一例患者成功入组。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历经1年时间,在国内17家中心开展了上市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完成395例患者入组。2016年5月,完成798例注册研究入组。同月,XINSORB支架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至此,XINSORB支架上市前的临床支架植入全部完成,所有受试者进入随访阶段。

接受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第一例患者至今已完成5年随访。5年来,该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多次复查造影均显示原支架植入部位通畅,支架已几乎完全吸收(Wu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9,12:602-603.)。

葛均波与第一例接受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患者。本文图片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近期,XINSORB FIM研究已完成5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TLF发生率为13.3%,与同期国外的雅培Abbott BVS相当。考虑到XINSORB FIM研究开展时,并没有使用“PSP”优化植入技术,这一结果仍然是优秀的。5年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支架内血栓。XINSORB RCT研究已完成了4年随访,结果显示XINSORB支架TLF(靶病变失败)发生率为5.3%,M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2%,ID-TLR(缺血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为4.8%,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0%。该结果与传统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相当,与进口生物可吸收支架或金属支架的金标准相比也毫不逊色。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

在XINSORB支架上市前,葛均波也已带领团队开始了第二代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目前该支架已完成长期动物实验随访。而XINSORB支架上市后,也将继续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

此外,针对进口Abbott BVS支架内血栓发生率高的问题,葛均波在两年前就已提出,对于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长,不能以传统金属支架的标准来衡量。葛均波建议接受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长,最好能延长至支架完全吸收。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在谈及器械创新的愿景时,葛均波强调:“自主创新非常重要,有些人嫌弃自主创新研发时间长,经济效益显现慢,不如拿钱买西方国家的产品进行复制,便宜又省力,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鼓励吸收引进消化再创新,但是必须要有核心技术,否则将永远受制于别人。同时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协同创新去解决医学领域的技术难题。未来我们希望有很多的医生创新理念与企业合作, 生产一系列自主原创的高端医疗器械,造福更多的患者。”(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来自援鄂“尖刀班”的故事: 深夜温暖的守候

由170人组成的山东省第十二批医疗队,队长和副队长分别由来自临沂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凤伟和护理部副主任王芹担任。虽然队...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