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悬壶济世吴又可:奇方战瘟疫 提出飞沫传播、有潜伏期;建议通风“戴口罩”;发明达原饮

半岛都市报 2020-03-04 02:42 大字

①吴又可著《温(瘟)疫论》(资料图片)

②《大明劫》剧照

③吴又可(资料图片)

“军中瘟疫传染,是因为天地间另有一种疠气,它能让人致病于无形,一旦有人患上瘟病,就会通过呼吸传染,这就是为什么同一营帐内相继染病的道理,首先要告知全城百姓,大疫将至,务必人人小心,再有就是隔绝病患,以防人人传染,还有就是开窗通风以防疫气聚集”,电影《大明劫》中,冯远征饰演的游医吴又可这段话,是对明末军中鼠疫治疗方法的建议,这在今日听来稀松平常,然而,在明末将领听来,就是“危言耸听”。因为此前的瘟疫一直以伤寒治疗为主,对于所谓“飞沫”传染更是几乎“闻所未闻”。

吴又可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继张仲景之后,治疗瘟疫的另一位名医,他的《瘟疫论》和达原饮,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因此他被称为“瘟疫学鼻祖”。

>>>鼠疫频发

明朝实行多种举措

鼠疫也叫黑死病,它爆发的年代较早,根据文献记录最早应该是在2400年前。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鼠疫吞噬了大量的人口;公元164年,古罗马帝国叙利亚凯旋时,也将瘟疫和战利品一起带回了罗马城,史称安东尼瘟疫。公元164年这次鼠疫是世界性的,当时中国处于东汉时期,据史料记载,瘟疫施虐,民不聊生。

明朝,是鼠疫猖獗的年代。加上明朝末年,中国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历史学家考证,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特殊的气候让明朝天灾不断,崇祯年间,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旱灾不断,随之而来的是大面积的蝗灾。饥荒数年,人口锐减,流民迁徙。据称当时走投无路的灾民甚至用老鼠来作为食物。鼠疫随之爆发,人畜死亡引起的瘟疫随着流民带到了其他地区,崇祯十四年(1641年)夏季,“斗粟千钱,人相食,死亡塞道”,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疫疠死者相枕籍的惨状处处可见。崇祯十五年,全国瘟疫蔓延“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面对频发的瘟疫,明朝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强制各地官员及时上报疫情信息,派官员赈灾,保障救灾领导力量,供应救灾物资、遣医送药等。

在明末的瘟疫中,一位普通的游医默默地为瘟疫而奔波着,他用在当时看来属于“异类”的理论,救下了很多灾民的性命。

>>>惊现名医

“游医”吴又可,“推翻”伤寒论

“人在呼吸间,不经意吸入疠气,转化为疫邪,盘结在体内的膜原之中,而伤寒之邪,则是通过肌肤传入,就像浮云飘着,没有根基,下药即除。但是疫邪藏在膜原,就根深蒂固了”,《大明劫》中,吴又可戴着面巾,立下誓言“以毕生所学与瘟疫一搏,不成不退”。是他,让瘟疫爆发时的百姓,从在大街上“送瘟神”,变成了互相转告“开窗通风”。

吴有性(1582~1652年),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他自小学医,瘟疫为他提供了大量磨炼的机会,让他得以自学成才。和诸多奋斗在前线的医者一样,吴又可在疫区不断奔走,寻求治愈之法。他大胆推翻旧法,大声疾呼:“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

吴又可非常注重实践,当时的医者多指望从古籍之中考证出克服瘟疫之法,而吴又可认为只有深入疫区,才能找到办法战胜瘟疫。他不仅仅和病人亲密接触,有的时候甚至去考证动物是否和瘟疫有关。他提出:“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种属免疫”现代医学之中是常识,但在当时要得出这样的结论非常不容易,吴又可在乡村四处寻访,在牛棚、猪圈和鸡舍之中长久逗留,只想要寻求一个科学的答案。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疫病从北方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山西、南北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瘟疫流行,患者甚多。吴又可的家乡吴江县突然大疫流行,这场大疫中死去的人不计其数,死亡率之高令人畏惧。《吴江志》记载:“阖门相枕藉,死无遗类者。”这种高死亡率的疫病在当时十分少见,人们只觉得“偶触其气”必死无疑。

自古以来,瘟疫都是按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因为人类的常见病就是感冒。吴又可的《瘟疫论》(初版名为《温疫论》)在1642年写成,在书中他提及这次瘟疫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这里“时师”,指的就是那个时代的前辈医生。电影中,吴又可的恩师也是采用伤寒的方式在军中治疗,结果疫情严重,他以死“谢罪”。

或许有人会奇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的医治方式,确实治好了很多瘟疫患者,为什么明末不适用呢?吴又可认为,瘟疫与伤寒是不同的。瘟疫有一股异气在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乱窜,用他《瘟疫论》中的描述就是:“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个异气也就是疬气,当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病毒。吴又可时代科学没有那么发达,但是他已经意识到这个瘟疫和普通疾病不一样,是可以传染的。还认为疫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腑脏,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半表半里,既《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

>>>治疗方案

通风“戴口罩”,饮用达原饮

吴又可搞清楚了瘟疫的来源后,提出的防范措施主要就是“戴口罩”。不过明代的口罩比较简陋,就是用布缠住口鼻,是一种普通的面巾。另外还有保持通风、清洁,远离人群。而且吴又可还注意到,当传染病在人类之中横行之时,健康的人和患者接触之后,要隔若干天才会显现出这种疫病的症状,所以他认为疫邪到发病是有一段间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伏期”。

治疗方面,吴又可发明了达原饮。达原饮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白芍、黄苓、甘草七味药组成。对于疟疾、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炎有很好的疗效。在明末瘟疫爆发,对于头晕、发烧等症状有良好的药效。除了达原饮,吴又可又用三消饮来巩固疗效。简单说,达原饮是把邪气从内逼到外,三消饮就是把邪气从外用发汗的方法彻底消除。吴又可创立的瘟疫学说,在没有借助仪器设备的条件下,比欧洲先进了200多年。200多年后,瘟疫的爆发,一位欧洲人耶尔森接过了吴又可治疗瘟疫的接力棒。

《瘟疫论》中诸多方法都为后世的诸多疫病防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吴又可的创新理论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甚至被后来医学大家们视作“异类”。清代的中医大师陈修园对《瘟疫论》如此评价:“创异说以欺人,切不可随波逐流。”而多年之后,吴又可的观点才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吴又可去世后不久,显微镜问世,“疠气说”与后来西医之中的“微生物学”有相似之处,让他从近代开始备受推崇。世界上最早提出传染病学的是意大利的医学家吉罗拉摩·法兰卡斯特罗(1478年-1553年),第二位就应该是吴又可(《国医大师吴又可,中国瘟疫学鼻祖,认识“病毒”第一人》)。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一年后,满清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江乡民不肯剃发,杀掉县令奋起反抗,遭到清廷镇压屠杀。清顺治八年,吴又可因拒绝剃发亦被处死,终年71岁,妻子携子投水自尽。

当然,受制于当时的医学条件和认识局限,吴又可的理论不尽完善,不过,他勇于开拓的医学精神,和“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的瘟疫治疗方案,为后来的瘟疫治疗提供了很好范本,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版文/本报记者张文艳综合整理

新闻推荐

医者本色勇担当 精湛医术护生命山东省胸科医院战“疫”大考交出优秀答卷

医院欢送康复患者出院。采访中医科主任岳淼。2020年春天,为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无数医护...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