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女儿不仅依恋家人,也依恋自己童年成长的地域,只有回到娘家,她们才能一解乡愁,平衡情绪,为即将开始的又一年琐碎家务劳动积蓄能量 大年初二:“小棉袄”们回家喽
回娘家□马季青 画□ 本报记者 卢昱
正月初二,齐鲁各地普遍流行“回娘家”。正如民歌《回娘家》所唱:“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活泼生动的歌词,增添了回娘家时的浓浓年味。
回娘家是媳妇和娘家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维系姻亲关系稳定的最佳安排。《诗经·葛覃》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完成家务后向家长禀报,然后准备回娘家(归省)看望父母的情节。汉乐府民歌中有叙事歌曲《孔雀东南飞》,讲述的便是焦仲卿妻被婆母贬回娘家的故事。
在山东各地传承至今的民间口承文学中,“回娘家”堪称超级题材,绘画、诗歌、小说、小品、相声、双簧、说书、戏曲等等,但凡能想起来的文艺形式,几乎都可找到“回娘家”这一元素。在1881年出版的《增修登州府志》中,关于“回娘家”是这样记载的:“大抵初一日贺父党,初二日贺母党。至初三日,黎明再设祭,焚彩挂,谓之‘送神’。女归贺父母,婿亦来贺,始及妻党焉。”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回娘家”的情感却相似。当女性个体成熟以后,通过婚姻模式离开原生家庭,创立新的家庭,新家庭与原生家庭之间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外嫁女儿不仅依恋家人,也依恋自己童年成长的地域,只有回到娘家,她们才能一解乡愁,平衡情绪,为即将开始的又一年琐碎家务劳动积蓄能量。
回娘家不仅是出嫁女的专利,她的孩子回到姥姥家也充满了欢欣之情。姥姥家的风土人情,是大多数人记忆底层最温暖的部分。在山东多地,有民谚戏谑道:“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吃饱了就走。”意思是外甥是外人,受惠于外祖父母但不会回报,可外祖父母出于对女儿的爱却始终疼爱其子女,老给他(她)“吃饱”。这句民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娘家对女儿的眷顾,因为爱其孩子实质是对女儿的关爱和照顾。
在山东,最隆重的回娘家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这一次新姑爷登门,堪比新媳妇出嫁。新姑爷一到家,没等进家门,丈人和丈母娘早就迎了出来。进了屋,姑爷就要给老人下跪磕头,不过这第一次磕头一般是不让磕的,丈人早就把他扶了起来。当天招待新姑爷的酒席颇为讲究,不管女方这边多大年纪、多大辈分的人都要“迁就”,让新姑爷坐在正位。
在青岛,新女婿第一年上门,买的礼品有六斤肉、六斤鱼、六个馒头、六盒点心等,凑一个六六大顺。娘家的准备也很有意思,年夜的饺子要给女儿留一些回来吃,因为旧时当媳妇的在家里地位低,有吃不饱的可能,回娘家总要添补一下。
旧时,鲁南地区普遍流行“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到正月十六上午,出嫁的闺女在家等候娘家兄弟或侄子来请她回娘家,俗称“叫客”。这里的“客”读“kei”,三声。这时候,女婿一般是不跟去娘家的,闺女作为“客人”,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几日。农历节二月二之前,再由丈夫去娘家叫回。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出嫁女大都改成初二回娘家。闺女一家当天返回时,娘家要回礼品,主要有粉条,取其拉拉扯扯不断亲的寓意,再就是粉皮,取其团团圆圆之意。
“回娘家”不仅对女性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娘家人亦是如此。娘家人与外嫁女儿之间的情感依恋在日常的“回娘家”实践中得以完成。
旧时,俗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表述女儿出嫁后与娘家的关系变得疏远。而今,嫁出去的女儿是“流回来的水”。随着我国步入老年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悄然改变,女儿在养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比不孝的儿子,反倒是出嫁的女儿常常回娘家,接济父母,提供一定的零用钱。可以说,作为父母的“小棉袄”,女儿在未来老龄化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这种女性独立自主身份的不断强化,或许催生着新的“回娘家”年俗……
新闻推荐
1月24日,山东省医保局发布消息称,山东省明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实行特殊医保支持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