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山窝窝 奔上致富路
老峪村旗下的花园岭村俯瞰(2019年4月拍摄)临近春节,杨福山家里早早地贴上了对联老峪村新居俯瞰(2019年4月拍摄)积米峪村新居俯瞰(2019年4月拍摄)春节即将到来,积米峪新居里也忙碌了起来31岁的王敏,是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30岁的王杰,通过线上销售将自家蜂蜜的销售量翻了好几番“我们搬迁过来之后每家每户都通上了暖气,去年冬天我在一户村民家聊天时就听到一位老人由衷的感叹,说活了大半辈子,头回过了一个暖和的冬天。”老峪村村支书杨福山谈到819位乡亲从海拔500多米的山窝窝搬进新家的时候,依然感慨万千。
2016年4月,《山东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批复》确定西营镇老峪村和积米峪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村。该项目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2018年9月竣工,其中,老峪村搬迁284户共819人,积米峪村搬迁273户共723人。当年年底,两个村子的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在村民心里,搬迁后的一年多来,村子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图记者周里
搬进新村子: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
在杨福山眼里,村子搬迁后给生活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交通。他之前住在老峪村的自然村——花园岭村,海拔500多米,通往村里的唯一一条水泥路还是2013年铺设的,这条路的宽度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过,村里没有诊所,村民感冒发烧都要跑到好几里以外的地方就诊,除了当地的特产,村里人一年到头很难吃上新鲜的水果,大约在2015年的时候,一位走村串巷的西瓜贩来村里卖西瓜,回去的路上不幸翻车,打那之后瓜贩就再没来过村子,也是在那一年,一位卖面粉的也翻了车,从此也就没能在家门口买过面粉。“现在好了,我们从山上下来后,各种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公交车,来我们这卖东西的商户也渐渐多了起来。”杨福山告诉记者。
交通上带来的变化,也让老峪村63岁的湛玉生感慨万千,“以前进城务工,好几里的山路一天要徒步跑个来回,现在在家门口,每天早上6点都有车准时来拉我们,干完活晚上再送回来,不收车路费,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摘下贫困帽:想把山顶“老家”做成民宿
2014年,济南市从精准识别的955个贫困村中选定了100个特困村,老峪村和积米峪村就位列其中。以前,稍微有点能力的年轻人是绝不会留在村里的,而留下来的人则会像祖先一样,以种植庄稼和果树等作物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式的生活。
可喜的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积极采取措施,2018年年底,这两个贫困村完成脱贫摘帽,贫困户全部完成脱贫,村民年人均收入5000-18000元左右,吃穿不愁。这也让不少外出发展的年轻人开始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湛玉生对记者说:“我觉得之前贫困的根源还是因为太封闭,想去城里打份零工都困难,我们大山里种出来的很多农产品健康、好吃又营养,但外面的人并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宣传渠道,但现在,一切都在慢慢转好。”
杨福山告诉记者,老峪村现在正琢磨着未来怎么将山顶的“老家”打造成民宿,以此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他们村游玩,因为他觉得,告别了过去的贫困,山里这纯绿色的自然资源或许可以成为村民未来的致富之宝。
电商进乡村:“悠然见南山”农产品热销
另一边的积米峪村,也早已迈开了发展的步伐。
西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志忠说:“为彻底摆脱贫困,实现生活富裕,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现代绿色生态旅游农业,推出域内名优农特产品,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为此,西营街道与山东二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在积米峪村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点,通过“悠然见南山”线上商城,将西营街道的蜂蜜、核桃、板栗、苹果、花椒等优质农产品推广到线上销售。目前,街道与该线上商城实行三级品牌代理模式进行合作,从产品的生产、加工,到最后的包装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展示给消费者,由此收获了很多人的青睐。
今年31岁的王敏作为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目前正在积极推广“悠然见南山”电商平台,她告诉记者:“家乡人都有一个情结,那就是我们的农产品真的很好,只是外面没有那么多人知道而已,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乡的致富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甜蜜的日子:让村民有事做,设153个公益岗
同样作为助力家乡发展的年轻人王杰,她也强烈感受到了搬迁对于村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王杰之前住在积米峪村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弯弯地,据她回忆,她的婆婆嫁过来之前,她的公公就在养蜂,目前家里有近百箱蜜蜂。以前卖蜂蜜都要赶集,如今,她将家里的生意搬进了线上商城,还开通了网上直播,消费者可以直接从网上看到她的采蜜过程,进而下单订购蜂蜜。2019年,王杰家的蜂蜜销售量较往年翻了好几番,“一年多来,生活习惯也慢慢变化着,以前过年,按照习俗每家每户还会烧东西,现在搬进了楼房,大家挨得近,烧东西和放鞭炮的家庭越来越少了,新村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多,总体感觉就是,村子比以前更热闹了。”
另外,据张志忠介绍,西营街道还为两个村子的贫困户设立了153个公益岗位,最大限度地让村民有事做,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村里实行的“雨露计划”每年都会为村里的从初高中考上高职的学生提供每人每年3000元的教育补贴。
从平均海拔500米的山窝窝里走出来,只是他们迈向致富之路的第一步,相信在社会各方及自己的努力奋斗下,那个曾经的特困村会越来越富有,越来越美好。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消息,中央纪委驻原冶金工业部纪检组组长、原冶金工业部党组成员仲恩荣同志,于2019年12月31日因病医治无...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