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儿时赶年集
山东聊城袁宝霞
年是什么?在我内心深处,年是新衣服、年是压岁钱、年是孩子的笑脸、年是枣花大馒头、年是地灶里冒出的一缕缕青烟……如今又快过年了,除了快乐,还有很多的感慨。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也恰好是我们老家赶集的日子,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赶年集的情景。
每到这天,我便约上传英、立英、华阳等几个小伙伴,拿着父亲给的零花钱高高兴兴地赶大集了。因为我家就在镇上,出门几分钟就来到集市上。这里人山人海,随便找个高处向远处一看,便是拥来挤去的人头,真可谓摩肩接踵、水泄不通。最热闹的要数烟花市场,那时的烟花品种也单一,不过是鞭炮、二踢脚之类的,但那些烟花小贩却不因物品的单一而放弃一年中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争相比试着自家的物品,往往是你放一挂鞭炮,我就点两个二踢脚,各种声响此起彼伏,汇总起来,让人听着“噼哩啪啦”、“乒乒乓乓”,煞是热闹。不过这里应该是男孩子最喜欢的地方。
集市上最吸引我们女孩子眼球的是服装,那时的衣服也没有这么多花样,记忆中不过是红红绿绿的样子,但对于当时来说,如果能拥有这么一件新衣服应该是最大的满足了。我们最喜欢的是那种在领口、口袋边上加有花边的款式。花边虽只是一种杂色的布条,但却使整件衣服看起来洋气大方。不过,对于那些漂亮衣服我们只能在心里喜欢,却很难或根本就不可能拥有。因为过年的时候母亲顶多给我扯上两块布料,每次都是父亲带着我,让我们街上缝纫部的的大婶给我量好尺寸,加工衣服。记忆中每年都是一条蓝裤子,一件花褂子。做的裤子是带有两个内兜的,而且是扎腰带的那种款式,褂子有两个外兜,当年感觉就是最时尚的衣服了。做好后也舍不得穿,还得等大年初一早晨才舍得穿。至于集市上的漂亮衣服也只能饱饱眼福了。
我们消费零花钱的主要地方就是书店,或者是地摊上的字画。那时的书店也没有许多书,不外乎字典、年画、小人书之类。我们买的第一大宗商品是年画,一角钱一张的那种,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一般情况下只能买几张。依个人爱好不同,买的年画也不同,我喜欢看电影,所以买的也多数是电影明星画像,比如刘晓庆、张瑜、唐国强等电影剧照。受姥姥的影响,我还喜欢戏曲,有时也买几张戏中人物画像。印象最深的一张是《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的画像,穆桂英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买回家贴在墙上,让人赏心悦目。但无论买什么样的年画,带给我们的都是欣喜若狂的幸福!购进的第二大宗商品是连环画,那时的我们家里连电视都没有,更谈不上看电视动画片了,唯一的课外读物就是几分钱一本的连环画,而且还都是传者借阅。过年时如果能买上一本连环画,便如获至宝。
买完这些,我们就奔向卖杂货的地摊——那里有女孩子的美丽梦想。我们关注的不是针头线脑等小东西,而是一种戴在头上的小花,纸做的。颜色以大红、玫瑰红(那时叫二红)为主,偶尔也有黄色的。花瓣层层叠叠,而且有蝴蝶触角样的须,还有绿色的叶子,用胶沾在铁丝上,虽简单却也精致,现在想想很像玫瑰花。还有红头绳、卡条。这些都是女孩子春节必备的装饰品。大年初一那天,几乎每个女孩子头上、发辫上都有这种小花,几个小脑袋凑在一块,倒像个鲜花盛开的小花园!这种花也很便宜。买完花再去买些嗤啦筋、小红蜡烛等。该逛的逛完,我们的肚子早就咕咕乱叫了,于是就买串糖葫芦再买几块三角形的糖块,边吃边逛,又解馋又充饥。
随着太阳偏西,集市上的人流开始回落,我们也随着往外撤。两个小手里满满的,那份自在、那份悠闲,不待言说……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生活的提高,想买的物品大超市里应有尽有,不必再去集市上购买。但儿时赶年集的情景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新闻推荐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一府两院”组建专班,面复代表建议
1月22日下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和山东省...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