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80后”钢筋工成了大工匠 中启胶建职工宋德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

青岛晚报 2019-12-03 05:57 大字

“我要做新时代优秀的建筑工人。”入行20年,从一名钢筋工到建筑工匠,来自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的宋德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酷爱这一行业的他,誓做国家建设事业的“一根钢筋”,曾两度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日前,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公布了100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名单,山东省共6人入选,37岁的宋德强榜上有名,他也是青岛市此次唯一入选的建筑工匠。

严格规范钢筋成形得过“三关”

在位于中德生态园的中德未来城被动式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工地上,记者见到了宋德强。年轻、精瘦的他有些腼腆,言语朴实。虽然是“80后”,但37岁的他已经是有着20年从业经历的“老师傅”了,大大小小的项目也做了几百个。

钢筋工是建筑工地上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一员,不管是农家小院还是摩天大楼,所有现代建筑都需要钢筋作为“骨架”,撑起建筑的结构,保障建筑的安全。“钢筋对于建筑,就像是人的脊梁一样重要。”虽然平时看起来有些文弱,但到了施工现场,宋德强仿佛变了一个人,对团队要求十分严格,“我会要求带班队长拿着图纸,对每架梁与图纸进行核对,在钢筋绑扎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图纸一一查探、排查,避免任何错误。”在宋德强的团队中,从钢筋算料下料,到钢筋加工,再到钢筋成形,一般要经过“三关”——自检、交接检、专检,严格实行“三检”制度,确保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精益求精手下钢筋随意变换

对团队如此严格要求,对自己的要求更是精准得近乎苛刻。宋德强告诉记者,看起来钢筋工作是笨重活,没什么技术。“真到上手的时候,高手手下的钢筋就像面条,随意变换成合规构件。而新手手下的钢筋则像树杈,怎么摆弄也不符合要求,里面的学问大了。”长时间的工作让宋德强锻炼出了玄妙的手感,有时仅凭对钢筋的弯折,就能判断出这段钢筋的质量好坏。别看宋德强现在已经是高级技师、技术负责人,他仍每天早早就到工地上巡检,每天亲手制作一批钢筋构件。他说,“只有经常往工地跑,泡在工地,才能了解工程的真实情况。遇到不符合工程规范的操作,我及时给予纠正,不断把自己掌握的操作技能向大家讲解演示。”

业务上的精益求精,使得宋德强在业务水平上不断突破新高度。从事建筑行业20年来,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他从一名普通的钢筋工成长为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好师傅”,在山东省、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建筑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工匠精神做建筑业的“艺术家”

如今的宋德强,已经接过了老师傅们的接力棒,向青年工人传授技艺。他成立了“宋德强钢筋班”,带领组员们认真学习新标准、新规范,用知识武装自己。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班组已有职工150余人,骨干20余人,30余人取得中、高级钢筋工职业资格证书,5人取得技师资格。他的徒弟李先杰2016年参加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钢筋工比赛,获“全国钢筋工”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齐鲁工匠”等荣誉称号。

“钢筋工干的就是良心活,丝毫马虎不得。”在宋德强心中,“建筑工人是高楼大厦的主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飞得更高》这首歌,因为每当听到其中的歌词,他就会告诉自己要时刻坚守岗位,继续奋斗,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与其把钢筋当作一件工业产品,我更想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当你把一件钢筋加工完成,重新去审视它时,这是一种享受,有那么一刻,我会感觉自己是个艺术家。”

从识图、算料下料再到钢筋绑扎,让工程安全,让用户满意,钢筋工程的确是一门学问。“要对你从事的行业足够热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内心,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技艺上的创新,这就是我心中的工匠和其应有的工匠精神。”宋德强如是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

新闻推荐

企业个体户开业登记“秒批”

早报12月2日讯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张会佐,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企业...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