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力、阻力与实现路径

大众日报 2019-12-16 10:05 大字

綦好东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会计与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主持完成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资产监管转型研究”。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转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奖励10多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綦好东 郭骏超 朱炜

一、主要内容

1.赋予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中国含义”。首先,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不会改变,且会放大其影响力,这与国外的“私有化”有着本质不同;其次,股权混合既有非公有资本参股国有企业,又有国有资本投资非国有企业,这又与以单向收购国有股份为特征的“民营化”有所区别;再次,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是明晰的:通过改善不同所有制资本的配置状况,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最后,此次改革的关键是通过股权结构的改革,推进那些阻碍国有资产经营效率提升的公司治理、国资运营监管及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的变革与重塑。

2.系统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首先,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动机是提高资本效率,因此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必须以提升国有资本效率为第一动力;其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动力是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最后,重塑国有企业与政府形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促进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亦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动力。

3.深度剖析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阻力。首先,在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调整步入阵痛期的阶段,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仍然较为明显;其次,阻碍改革的因素不仅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还有诸多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经营的激励机制落后于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最后,相比利益冲突与机制落后,意识形态的固化会更广泛地影响改革参与者和公众对改革的态度。

4.明晰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首先,因企施策,多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以公开上市为主的资本市场操作、“内引外投”双向投资、成立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或国企改革基金、员工持股等。其次,完善制度设计,改革国有资产经营激励机制,一是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二是建立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选聘与激励机制。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各类产权的平等保护与公众利益(包括企业员工利益)的维护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推进不可或缺。

二、成果价值

1.为明晰混合所有制改革内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私有化”(及“民营化”)的比较切入,辅以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的历史演进梳理,为合理界定何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科学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体现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创新之处;另一方面,体现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国特色”。

2.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做了有益的理论拓展。研究围绕经济效率比较与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与非直接经济动机等方面对“混改”的主要动力和阻力构成因素进行了合理归纳。虽难以涵盖所有因素,但在此过程中明确了改革动力与阻力的主要焦点在于资源与利益的配置,微观基础在于激励机制的设计与运行,而改革必须平衡经济发展要求与非经济诉求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分析、解决改革所涉问题的理论路径与框架。

3.为有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可资选择的实现路径。该文提出了有助于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一是认为应“因企施策”,把握各方式的介入时机,在原则性框架内采取更有助于释放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且阻力较小的方式推动企业股权结构改革。二是改革包括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化选聘在内的国有资产经营激励机制体系。完善现行法律制度以同等保护各类产权,并以切实而具体的措施、制度保护公众利益。

新闻推荐

山东省省管干部任前公示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现对张红旗等...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