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博主被家暴,“以曝制暴”不是终点
□赵晓昕
11月25日,知名仿妆博主宇芽发布微博称自己被前男友“沱沱的风魔教”家暴,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除了发布长文讲述自己从忍受家暴到决心抗争的心路历程,宇芽还发布了一则视频,曝光了一段自己在电梯中被强行拖行的监控,同时,有两名自称是沱沱前妻的女性出声指认曾遭受同样的暴力行为,事件曝光当天正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这显然是宇芽隐忍再三后进行的一场有计划的曝光。
反家暴并非是个新话题,但每次因极端而被曝光的家暴案件引发的舆论聚焦都令这个话题历久弥新。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家庭暴力离我们“很远”,似乎只有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深受经济困扰的人才会成为施暴者,性格懦弱不堪或者家庭地位处于弱势的一方才会身陷家庭暴力的泥潭。而现实是,像宇芽这样有才华、有影响力的名博主,竟然也持续遭遇着家暴;24日被发现在家中身亡的韩国女星具荷拉,也曾被曝遭前男友殴打,全身瘀伤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事实上,家庭暴力并不鲜见,且无关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2019年1月1日,《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出台,可以看出,我们在努力织牢反家暴保护的网络,但是在反家暴法落地的过程中,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施暴代价低、受伤取证难、和稀泥式劝和等,都会助长施暴者的气焰。
据资料显示,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选择报警,这组数字十分触目惊心。每次有家暴事件曝光,都会有人质疑,受害者为什么不在第一次挨打的时候就离开?更有甚者对受害者指指点点:“难道你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如果不反抗就不会挨打了”“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些论调都让反家暴陷入恶性循环——害怕被报复、思想被控制或者是顾忌家庭利益等等原因,都令受害者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容易选择沉默,而社会的有色眼镜更会加剧这种沉默的螺旋。
宇芽也表示,后悔自己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报警,“正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原谅他,最终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家暴。”
人前光鲜亮丽的美妆博主,宁愿牺牲自己的隐私,勇敢揭开伤疤暴露在众人视线中,目的就是用舆论和证据将施暴者彻底钉死在罪行的“耻辱柱”上。目前,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局已启动核查程序,市妇联也已介入此事。
网络曝光后引发的舆论关注想必能让事件得到迅速解决,但像宇芽这样拥有勇气和影响力的受害者只是“非典型”的个例,更多的家暴案件还在隐秘地发生。
所以,面对家庭暴力既需要每个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更需要全社会深化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法律在逐步完善,人的观念,包括受害者和整个社会的观念更要跟上时代——如何营造对家暴敢说“不”的社会环境首先值得思考、解决。
希望施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新闻推荐
《山东省河湖管护规定(试行)》下月起正式施行为全国首个省级河湖管护规定
本报11月26日讯(记者郝倩)为巩固全省河湖清违清障工作成果,推动河湖管理保护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全力构建“水清、岸...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