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南疆大地上的“山东印记”
□ 本报记者 李强 吕光社
大众报业记者 高祥
秋天南疆的灿烂阳光,洒在大漠连绵起伏的沙丘上,洒在漫野金黄的胡杨林间,洒在滚滚流淌的叶尔羌河上,也洒在约日尼沙家静谧的小院中。
院中藤蔓点缀的新砖房,由政府出资帮助盖成。在疏勒县巴仁乡尤喀克巴仁3村卫星工厂上班的约日尼沙,每月收入约1800元。“女儿今年从青岛‘内高班’毕业,现在在上饶师范学院读英语专业。”她说。
在喀什地区,约日尼沙是受益于山东援疆的15万多名脱贫群众中的一员。记者从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了解到,2017年以来,山东省共投入援疆资金41亿元,实施项目296个。
在医院、在学校、在园区、在乡村,1200多名来自山东的干部人才用心血汗水和真挚情谊,将“山东印记”深深镌刻在喀什的土地上。
一盏“平安灯”点亮乡村
在约日尼沙家门口,挂着一盏白色太阳能庭院灯。天黑时,同样的灯在全村家家户户自动亮起,群众把它称作“平安灯”。小小一盏灯,解决了人们出行大问题。
山东省援疆部门与喀什地区受援四县45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包帮,实施“五小工程”:建设扶贫车间、致富大棚、亮化工程、国学项目和村碑村坊村史室。
有了工作的约日尼沙,现在每年可以领到4000元一户一就业奖励金,享受5000元庭院经济建设资金以及畜牧养殖扶贫政策,医疗报销比例达90%以上。2018年底,他们一家实现脱贫。
“夜市火爆招租!租!租!”广告牌立在岳普湖县岳普湖乡欧吐拉提埂村村头醒目处,旁边遮蔽在葡萄架下的致富长廊,幽深清凉。贫困户纳丝普古丽的牛肉面馆就开在夜市,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元。
泰安市连续两年计划外拿出1000万元包帮岳普湖县深度贫困村,在村里建起致富长廊、村民服务中心、脱贫小巴扎和美容美发室。泰安援疆指挥部引入耐盐碱水稻试种项目,连续两年测产亩产都超过540公斤,为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盐碱地改造、农民增收找到新路。
以大组团援建模式,山东提升援疆工作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截至目前,助力喀什地区受援四县3.7万户15.2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期脱贫。山东现又启动“助力百村万户脱贫工程”,实现受援四县贫困村结对全覆盖。
26岁的塔吉古丽当了厂长
“早晨嘛,先起床。”10月25日,被问及如何安排每天的忙碌日程时,塔吉古丽开朗地笑起来。
26岁的塔吉古丽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现在已经是英吉沙如意科技纺织产业园的生产厂长,月收入4000元,高出丈夫一倍。
空调自动控制的车间内,12.5万锭精梳纱生产线全力运转,却不觉闷热。挡车工驾着电瓶车,巡游在机台之间。
“我们产业园里,有从德国引进的、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英吉沙如意科技纺织产业园总经理李晨说。这个产业园项目规划总投资10.5亿元,山东省、济宁市援疆指挥部为其提供每人1500元的人员培训补助,目前已有490名当地员工上岗。
“以前老公一个人打工很辛苦,现在我在这里一个月能赚3500元,生活越来越好。”24岁的阿丝亚说。她在麦盖提县红日乐友果业有限公司担任车间主任,这家公司是新疆日照港物流园引进的3家红枣加工企业之一。物流园还设立红枣期货交割库,推动灰枣等农产品在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线,延伸林果产业富民增收链条。
山东金融援疆还创新思路,注重“造血”,动员鲁证期货捐资100万元购买红枣加工设备,招引鲁疆缘农业科技公司使用。新疆日照港物流园免费提供厂房,企业“拎包进驻”,加工红枣,加入“大仓东移”工程,实现了引资、招商、生产、销售的一体化。
2017年以来,山东援疆指挥部组织3次大型招商活动、28次专题招商活动,引进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电工元件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地喀什,以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帮助当地3万多人实现就业。
“希望老师不要走”
“希望老师不要走。”阿迪莱说。在麦盖提县实验中学读高一的她,因为援疆老师安佰海而喜欢上了英语课。当地学生英语基础偏弱,安老师主动要课、加课,自己动手写讲义,到校外找人印试卷。
在老师的启发下,阿迪莱“感觉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援疆教师的互动教学形式,改变了“填鸭式”单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唤醒。实验中学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2019年全校本专科上线人数比2016年增长58.3%。
前不久,一位昏迷的维吾尔族老人被送进疏勒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入院即被下达病危通知,陪同亲属感觉没有希望,七八个人聚头商议后事。援疆医生周荣兵观察老人症状,疑为糖尿病,会诊确认后,旋即对症展开抢救治疗。半个月时间,老人病愈。出院前,她紧紧拉着周荣兵的手,连连表示感谢。
在东营援疆指挥部支持下,疏勒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急诊远程会诊中心,可以24小时实时会诊;打通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病房中间环节,危急病人得到高效救治。
在麦盖提县,以前人们不重视健康生育,妇女很少作孕期检查,儿童佝偻病较多。麦盖提(日照)妇幼保健院建起后,援疆医生每月下乡义诊送药,开展健康宣导。“现在妇女积极参加孕检,门诊数比去年增长了五六倍。”援疆医生申德静说。
英吉沙县结核病多发,山东省帮助组建起380张床位的山东(喀什)结核病防治中心英吉沙分中心,济宁市2018年选派21名专家到英吉沙,推行“管吃、管住、管治疗、全封闭”模式,有效降低了当地结核病发病率。
教育、医疗“组团式”援疆,不但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一批批援疆人才像一枚枚火种,从点到面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医疗服务体系,在南疆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闫祥岭在山东省图书馆五楼的历史文献部修复室里,73岁的古籍“医生”潘美娣正在“坐诊”,今天她的“患者...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