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出场一次上百万、午宴晚宴均可售……诺奖得主的中国“生意”

济南时报 2019-10-17 13:48 大字

2019年诺贝尔奖揭晓完毕,得奖者没有中国人。但诺奖在中国的故事并没结束。

中国科技是在开放学习中进步的。邀请诺奖得主来中国,探讨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分享行业新动态新方向,有利于中国科技发展。

然而,近年来一些诺奖得主来中国“走穴”,似乎大多数与科学无关,更多的,是他们的一笔生意或者说“外快”。

频繁来“走穴”

蒙代尔是来华最多的诺奖得主。1999年,蒙代尔因“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理论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将欧元由概念变成现实,被誉为“欧元之父”。

其实,早在1995年,蒙代尔就到访中国,与中国就此结缘。获得诺奖后,更是成为了“常客”。此后10年间,蒙代尔访问中国超过20次。仅2013年下半年,就来了5次。

最近几年,在中国独领风骚的是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爱德华·莫索尔。让我们来看看莫索尔2019年的中国行程吧——

2月26日,会见浙江嘉兴市领导;4月7日,参加河南郑州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创新中心的揭幕仪式;5月5日,访问山东大学;6月15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作学术报告;9月10日,参加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9月13日,参加欧美同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郑州峰会;9月16日,接受某母婴类社区综合平台的采访;9月18日,走进电子科技大学……

更让人惊奇的是,一些诺奖得主还参加了房地产活动。2014年9月12日,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就光临了某开发商楼盘,与社区业主、300多位企业家齐聚一堂,探讨“创新的榜样”。

最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趋势,诺奖得主开始流行“组团”走穴。

2018年8月10日,崔各庄论坛暨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上,6位诺奖得主“抱团”参加。一个月后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又“召集”了5名诺奖得主,莫索尔也位列其中。2018年10月29日开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更是“集齐”了26位诺奖得主。形成“产业链”

诺奖得主来“走穴”,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2014年6月,诺奖得主基德兰德到访中国,包括高校讲座、企业考察以及经济论坛在内的活动,全部由专业的机构为其策划。

这家机构,拥有遍布全球各领域的名人经纪资源,包括各国政要、诺奖得主、经济名家、企业领袖等,曾多次策划、邀请“洋大师”来华。

据《羊城晚报》报道,企业邀请蒙代尔和罗杰斯等大师前来演讲报价高达100万元人民币(约16万美元)。这还只是5年前的价格。

实际上,出席演讲只是行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在网上,你可以找到一份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的中国行广东站招商方案,仅赞助合作方式,就报价不菲:首席冠名赞助合作伙伴限1家开价200万元、战略合作伙伴限3家每家80万元、指定赞助限5家每家30万元、支持单位限5家每家15万元。

在这里,还要提一位2013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他和中国的药企们渊源也颇深。不仅频繁出现在国内药业集团、生物医药公司、中医保健品公司的宣传照里,甚至在化妆品公司的宣传稿里显示,兰迪·谢克曼教授被聘为首席科学家,参与抗衰老化妆品的研究。甚至在一款微商产品的宣传里,都出现了兰迪·谢克曼的大名,但这款微商产品却疑似三无产品。

据业内人士推测,像兰迪·谢克曼的出场费按现在来算也是10万美元起步,“如果为企业站台甚至是聘请为教授,价格会翻番。”

诺奖得主的时间很宝“贵”,在中国每一分钟都充满商机,演讲会中的与大师互动对话环节、大师亲临企业参观指导、招待晚宴、午宴,甚至往返机场车程中与大师独处,均可明码标价,向社会“出售”。(据金融投资报)

●冷思考

请来诺奖得主“物有所值”吗

近年来,请来中国的有些诺奖得主们,真的“物有所值”吗?

此前有网友吐槽,曾参加过某某论坛,而诺奖得主的演讲主题与活动主旨南辕北辙。

“很多商业活动邀请诺奖得主前来,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给企业站台,代言、推销产品。”有业内人士直言。

2018年,深圳发布诺奖实验室组建管理办法,每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将收到最高一亿元的建设资助。据了解,目前深圳已有10家诺奖得主实验室,他们能够给当地的基础科学带来多大影响?

……

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据金融投资报、潇湘晨报)

●涨知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中国缘最深

据统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84人中,有20多位与中国颇有渊源。

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位女性得主奥斯特罗姆曾多次访华。1997年,她和丈夫文森以及他的中国博士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我们去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杭州。我对中国农村地区的研究兴趣从那时就开始了。”

2012年的诺奖得主罗伊德沙普利与中国的缘分更久。1943年,他加入美国陆军航空队,作为中士被派往成都,还在服役期间参与了抗日战争。

1991年的诺奖得主罗纳德科斯虽从未踏足中国,但其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影响深远。他一直关注中国实际问题,与中国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交往颇深。2008年,年近百岁的科斯还自掏腰包举办了一场与中国经济有关的学术研讨会议,并在闭幕致辞中由衷祝福中国。

(据环球时报)

新闻推荐

挑战之下韧劲足 前三季度外贸形势观察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魏圣曜一分钟的工夫,有多少商品出入中国国门?14日,最新答案揭晓:将近5900万元商品。海关总署当天发布数据,今...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