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诗情画意重阳节

甘肃工人报 2019-10-15 08:05 大字

魏益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朝诗人孟浩然在这首《过故人庄》中道出了对“重阳节”这个美好日子的期待。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代人称“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因此“九月初九”又名“重阳”,也叫“重九”,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汉时期有一个能未卜先知的人,叫费长房,一日,忽然对他的弟于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因此,便有了登高饮菊花酒,以避灾免祸的习俗。

“重阳节”是个“享宴高会”,寄托思念的日子,所以历来颇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了许多传诵百世的“重阳诗”。诗仙李白的《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师》诗写道:“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刘长卿的重阳诗云:“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唐代诗人邵大震诗曰:“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这四位诗人的重阳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画,语言凝练自然,堪称名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重阳登高,倾吐了寄居异地孤愁苦寂,怀乡思亲之情。而唐代诗人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通过重阳节那美丽的菊花与刀光剑影的战场对比,表达了战乱中诗人随军身在异地,适逢重九仍想念家乡登高赏菊,寄托了诗人渴望早日平息战乱、解除民众疾苦的愿望。唐代诗人杜甫在《九日蓝田崔氏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便字字饱含辛酸,抒发了诗人的抑郁和愁怨。而当代伟人毛泽东的重阳诗《采桑子·重阳》,却一扫伤感悲切的情调,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赋予重阳节以崭新的内容,这对发扬我国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推荐

山东港口整合红利释放 新航线加速推出

新华社济南10月14日电(记者陈灏)随着两艘满载集装箱货物的货轮14日上午缓缓驶离潍坊港码头,山东省港口集团“潍坊—青岛”“...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