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诗书画 一官归去来 漫谈“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张光逵 文/图
邮电部于1993年1122日发行《郑板桥作品选》邮票一套(六枚如图,即6-1竹石扇面;6-2兰花册页;6-3兰竹石大中堂;6-4竹石图轴;6-5瓶菊册页;6-6书法扇面),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喜爱,邮市上非常紧俏,“身价”倍增,“邮迷”们爱不释手。《郑板桥作品选》集诗书画为一体,高超的艺术造诣令人叫绝,赞叹不已。其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这位反映百姓心声和诉求、清廉、正直的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敬佩与爱戴。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兴化原隶属扬州府)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早年家境贫寒,幼年丧母,赖乳母教养。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十一年(1746年)调任山东潍县。在任时,正值山东大饥荒,“人相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郑板桥从多方面想办法进行赈灾工作,表现出他对灾民的关心及他的治事才能。但是,他的这些举动,却触犯了一部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最后诬告他贪婪,因而被罢了官。据说当他离职时,只有三头毛驴,一头是他自己乘坐的,一头驮着他的书籍和阮琴,一头是他仆人乘坐的为前导。真可谓两袖清风,因而赢得了“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美誉。罢官后,他便回到了扬州,过着卖画为生的生活。
郑板桥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行,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八怪”是指清代的八个书画家: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板桥、高翔和汪士慎。郑板桥在“扬州八怪”里,是思想做活跃的一个。他的诗词造诣很高,在当时就为人所推崇,摆脱了清初一些人的诗词专讲神韵格调的束缚,因而在反映生活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诗作有《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悍吏》,描写人民疾苦颇为深切。散文《家书》《道情》自然坦率传诵尤广。郑板桥的书法,以画法入笔,折中行书和隶书,创造出一种他自称为“六分半书”的书体,纵横错落,飘洒有致,形象鲜明。
在绘画上,郑板桥专长于画兰、竹、石,偶亦写梅花及其他。他的笔法,直接取法于石涛,又从徐渭、高其佩等人处其笔意。他主张向古人学习,应当“学一半,撇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就是说,对待古人遗产,不能不学,但不能死学。在创作方法上,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现实。他认为这三种竹是不同的,这不只是说明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不同于生活。他强调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高度结合。
郑板桥在他的作品(绘画、诗词)中,表现出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形象,把其作品的思想性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远非一般文人所能比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若王摩诘(维)、赵子昂(孟頫)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新闻推荐
□通讯员陈阔段德咏记者张思凯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10月8日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7日),山东电...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