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旅游体验,比风景更有内涵

山东商报 2019-10-10 09:54 大字

10月8日,省文旅厅发布公告,根据4A级旅游景区年度复核结果,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21家4A级旅游景区做出处理。其中,4家景区被摘牌,2家景区被降级处理。针对摘牌警示和加强景区管理的问题,专家认为,景区经营管理者应该扭转思路,推进A级景区管理标准化常态化。(见本报今日A3版)

景区服务达不达标,黄金周就是一块试金石。“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很多热门景区还在喜滋滋“盘账”的当口儿,却收到了“摘牌降级”“警告整改”的通告,难免扫兴,但是看看那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游客,旅游体验过程中的“扫兴”其实已经坐实了景区的失落。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所涉景区应该不冤枉。根据以往的反馈,被摘牌降级或被警告整改的景区,一般都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体制机制不顺畅、设施设备缺乏维护、安全意识淡薄、游览功能缺失等问题。从游客的直观感受而言,那就是卫生脏乱、交通混乱、设施不足、欺客宰客、安全隐患多……

严格来说,这些问题已经不是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问题,而是门槛问题。换言之,这些问题上不过关,就没有在旅游行业立足的资格,又何谈转型升级,何谈精品输出?

放眼国内外,随着产业水准的不断提升,旅游行业已经远远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了,它越来越注重与时尚、文化、康养、体育等的融合,越来越向融合性服务行业转轨,即便是打纯旅游牌的景区,也在向“精品旅游”“定制旅游”等产品线上深探。这样一来,再把景区作为“谁不说俺风光好”的资源禀赋型产业,就有点思维过时了。更多情况应该是,风景仅仅是一个原点吸附,而服务才创造真正的产值,很多景区目前探索“留客经济”“二次消费”等,其实都是在服务提升上做文章。具体到本地,在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精品旅游产业”已被确定为支撑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十大强省产业之一,与这样美好的前景规划比起来,某些景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始经营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这对当下“圈地就能圈钱”的粗暴旅游开发和“门票经济依赖”,尤其有针对性。今年7月,省文旅厅就通知要求,通过对景区单位开展体检式检查督促整改提升,有效防止“重开发、轻管理、重创建、轻提升”现象,这无疑是有的放矢的一招。同时,这也说明仅仅依靠一派好风光就“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5A也好,4A也罢,都不是为“风景”贴标,而是对服务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而且,这个评价体系是动态的,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这就注定一阵风似的突击提升此路不通了,景区“优质”必须是常态的、日常的,好的服务应该是一个平均水准,这样才能在随机的复核中过关。

再者,景区服务质量好不好,管理标准制约是一回事儿,最终还是消费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可以用脚投票。大家都知道乔家大院被摘牌的事情,其实摘牌之前,乔家大院就在民间的密集差评中声名狼藉了,建筑破坏严重、商业开发过度、门票昂贵等问题一直被网络曝光着。而景区被摘牌或降级,管理部门除了在一些显性指标上设置“硬杠杠”,很多程度上也是吸收了游客的投诉反馈,基本上呈现了“市场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景区不是被管理部门摘牌,而是被游客摘牌。差评景区即便不被摘牌,迟早也被市场挤出,毕竟,消费端的旅游体验,远比风景更有内涵。

对于各景区来说,山东此次对21家4A级旅游景区重拳出击,不仅是敲响了警钟,更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契机。既然教训深刻,就应该被各地引以为戒,最好能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每个景区都要自觉查漏补缺,寻找不足,补足短板。只有过了行业审查的基础关,才有可能再谈下一步的创意提升、文化植入、新品推送,才能擦亮“好客山东”这块金招牌。

新闻推荐

山东省计划选录1263名选调生 10月29日开始报名,12月7日笔试

本报济南10月9日讯(记者王小涵)9日,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决定开展2020年度选拔录用选调生工作。2020年度,山东省共计...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