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夯实水利根基 绘就移民幸福梦

潍坊日报 2019-09-27 08:54 大字

□通讯员燕焕仁于洋

作为山东省最大水库——峡山水库的坐落地,峡山区现有库区移民74154人,居全市第一位,分布在全区4个街道、229个移民村,具有人口基数大、地域分布广等特点。

持续做好移民后续生产生活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峡山区始终坚持民生第一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富美、和谐”库区目标,集中资金加大投入,创新移民帮扶机制、推进综合帮扶工作、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在夯实水利设施建设筑牢农业发展之基的同时,优选后期扶持开发项目提升群众致富“造血”能力,水库移民帮扶工作稳妥健康推进,谱写了“惠农、富民、兴峡”新篇章。

未雨绸缪夯实水利设施根基

乡村振兴,水利先行。峡山区把水利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来抓,高标准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以水兴农,以水兴村。

未雨绸缪,夯牢防汛抗旱根基。今年,面对严峻的洪涝形势,峡山区把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当做“头号工程”。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了工程建设任务和实施主体,构建责任体系,实行领导包靠责任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倒逼责任落实。

优化管理,提升建设效率。通过优化流程,保障顺利施工,在工程审批、土地、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提供保障,把最多的时间留给工程施工。同时,突出三个“严”字,全面推进工程建设,严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程进度,克服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潍河水毁修复工程、汶河水毁修复引黄入峡倒虹工程、潍河水毁修复辉村橡胶坝工程、潍河水毁修复辉村提水站工程和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通过验收。通过工程建设消除了水毁隐患,保障了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提高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防抗结合,打赢防汛抗旱攻坚战。峡山区上下明确防汛抗旱目标,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多方联动,从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预案准备、队伍准备和工程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入手。在“防”字上做文章,在“抗”字上下功夫,做到提前安排部署,提前检查督促,科学调度决策,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到位。坚持“全面检查、突出重点、强化责任、完善措施”的目标原则,开展防汛检查工作,制定检查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全区安全度汛。积极组织防汛应急演练,在潍河凉台段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应急演练,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对险情发生和处置环节进行了全面模拟,提高了应急抢险处置能力。备足防汛料物,保障防汛抢险物资供应,确保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严把水源关保障“水杯上的安全”

峡山区一方面持续加大对非法盗砂等破坏水源行为的执法力度,另一方面改善提升供水设施建设,有效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

持续发力打击违法行为。峡山对河流沿岸非法采砂行为“零容忍”,持续发力,打治结合,重拳出击,重点对潍河沿岸的违法运砂车、三无车、报废车和非法采砂、堆砂等违法行为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治。今年1至3月份,峡山区农林水利、公安、河长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昼夜巡查,形成打击合力,遏制了非法盗砂行为的蔓延势头。

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在2018年启动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实化细化工作措施,结合河湖长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明确区内13座小型水库的权限归属,科学划定管理保护范围,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按照每座小水库每年1.5万元的标准足额配套管理经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全区小型水库管理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形成了“有人管、能管好”的良好局面。

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健康,让全区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是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峡山区坚持常态化管理,在实现自来水100%普及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日常监管、机制体制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一是抓好水质安全,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呈现出的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在配合上级水利部门做好季度抽检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区级水质月检工作,要求各水厂做好日检日报工作,统一购买余氯检测设备,做到随时检测出厂水和末梢水的余氯量,进一步压实供水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供水行业监管,保障供水水质。二是抓好供水管理,拿出应管必管的勇气,整治农村供水自备井工作上再下功夫,连续两年开展农村自备井集中整治行动,保持高压态势,对辖区内私自启用的自备井进行集中关停,从源头切断了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带来的安全隐患,规范了农村公共供水秩序。

同时,抓好管网提升,201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村级工程巩固提升项目共完成23个村的村内管网巩固提升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项目村的自来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问题,确保了供水保障率。抓好贫困村、贫困户饮水安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农村饮水安全村级巩固提升工程中,贫困户免收工程自筹资金,实现免费吃水,解决了困难群众吃水问题。

优选项目架设共赴小康金桥

峡山区共有移民村229个(整体搬迁移民村78个,分散安置移民村151个),占全部行政村的83%,共有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扶持人口74154人。峡山区农林水利局围绕建设“宜居、富美、和谐”库区目标,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全面稳妥地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移民奔向小康之路架起金色桥梁。

为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面貌,峡山区编制了《峡山区水库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移民资金属于移民的政策,根据现状移民人口进行资金分配,避免造成移民群众的攀比,同时在选取项目时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批实施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优先安排与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项目效益最直接、群众最迫切的项目。

全面实施“四制”管理模式,力促后期扶持工作提质增效。建立“五级管理”模式,形成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受益村、街道办事处、业务主管单位”五级联动机制,各级单位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制约,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实施和管理,确保后期扶持工作提质增效。

进一步探索项目产权管理工作。在工程移交过程中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权和所有权两者关系,项目管理权移交村委会,村委会只有使用权、维护权,而无处置权,项目所有权归全体移民所有,并在移交文件中进行约定,保证了项目的长效运行。

截至2018年年底,峡山区收到的上级下达直补资金已发放到位,为移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注重实效打造安民富民工程

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开发性项目,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合适的产业项目扶持,促进扶持村的发展,使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成为提高移民、村民满意度的安民、富民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峡山区加强项目扶持资金的监管,增强资金透明度和针对性,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

确保项目针对性,及时与资金项目所在街道及村委进行对接,广泛征求贫困移民意见,就收益分配方式及委托投资协议达成一致,以100%的签订率签订了委托投资知情同意书,然后由村民委员会与绿科集团签订委托投资协议书。

加强资金监管,由区农林水利局、金控公司、潍坊银行设立三方监管专户,并制定了贫困移民项目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按规定投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县级报账、严格拨款程序,有效杜绝了挪用、挤占、截留、不按规定投放现象。每年与扶贫、民政、公安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摸清建档立卡的贫困移民人口数量及动态变化情况,掌握了贫困移民名单及每年度扶贫部门新政策,确保了扶贫资金使用安全。与此同时,及时发放贫困移民收益资金,近三年来,通过直补资金发放系统,共发放贫困移民收益资金3877人次,发放收益资金639.36万元。

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峡山区精雕细琢,全力打造“美丽移民村”建设试点村。

自2016年以来,峡山区按照“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村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8个“美丽移民村”建设试点项目。探索通过集中资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突出移民村特色,实现试点村“四通五化”的方式,显著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条件,不断优化村内生态环境,力促移民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建区以来,峡山累计投入移民资金2.3亿元,组织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交通道路、饮水安全建设等各类扶持项目400余个。所实施的项目以“四化一提升”为设计理念,旨在提高移民村庄道路硬化、墙壁美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和提升公共场所服务水平,共计硬化混凝土道路262公里,修建排水沟49千米,墙面粉刷彩绘4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00余盏,栽植绿化苗木23万余株,建设村办公场所8处,健身休闲广场9处,受益群众达21万余人次。

如今行走在峡山各个移民村:宽阔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与街旁整齐划一、富有层次的绿植相映成趣,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村风民风有了新气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显著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明显加强,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新闻推荐

坚持创造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9月19日,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全市企业家大会上指出,要动员全市上下大力营造关心厚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大力培厚企业家发...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