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留住乡音 单靠语文课堂还不够

山东商报 2019-09-19 09:44 大字

“小么子,别迂磨”“小嫚儿,你来回答”,您能够想象济青两地小学语文教师用当地方言授课的场景吗?这一在不少人看来多少有些“倒行逆施”的举措将来或许就要在浙江丽水的小学课堂上演。

据澎湃新闻报道,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中适当安排会讲方言、会懂方言、听得到乡音活动”的建议,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表示,将紧紧围绕课程、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对方言传承予以保护。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丽水方言传承计划,并有计划地在丽水乡土教材《浙江绿谷》中把“处州方言文化”纳入其中。二是提倡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引入方言教学。三是倡导学校举办“乡音”传承活动,增进学生学习方言的意识。

在普通话普及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方言的作用或许并不常被人提及。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张晶晶表示,方言是文化最生动的体现,是“活历史”,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最直接、最丰富、最永恒的作用,“从便于交流、利于沟通、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面推广普通话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方言教学对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而言,意义也非同寻常。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二者并不矛盾”。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时代背景之下,近年来,在学术界和民间,对于如何传承、保护方言,出现过几波让人较为关注的舆情。其中有些人慷慨陈词,建议将方言编入中小学教材,他们担心年轻一代“数典忘祖”,在人生旅途中口音裂变,丢掉了蕴含故土元素的乡音。

然而,面对此次引发关注的方言保护“丽水模式”,部分媒体坦言,为了强化保护,让方言走进语文课堂,恐怕是选错了场合。《北京日报》长安观察栏目指出,“书同文,语同音”历来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的一大使命,就在于在诵读之间,教会孩子标准的沟通方式。而方言种类细碎繁多,“十里不同音”亦是平常,硬让语文老师讲授方言,且不说甚为“挑人”,非本地老师不能胜任,且很容易出现“各唱各的调”的尴尬。

“实际上,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鼓励青少年适时学习、使用方言,并不见得非要‘引入方言教学’。比如,中小学不妨通过组织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互飙方言,领略方言独特的语言魅力,加深对家乡风物的文化理解;还可以在寒暑假举办方言夏令营,让孩子们试着探讨不同方言缘何‘异中有同’等问题……这,比让他们正襟危坐,聆听语文老师一本正经地诠释何谓方言,说不定更有意思也更受欢迎。”《潇湘晨报》亦如此建言。

与此同时,亦有评论文章表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方言,做个尝试也无妨。其中,红网红辣椒评论即认为,事先经过试点,如果发现方言的引入对于普通话的推行造成了一定的阻滞,那么就果断停止这种尝试;如果方言在语文课中的融入合理而有效,既和普通话的教学并行不悖,又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并掌握方言的使用方法,不妨再把试点工作进一步铺开。

在张晶晶看来,从政府的角度制定相关保护、传承方言的政策是有益的,但关键是要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教育教学相统一。“方言是生活化的语言,它的传承也应该在生活中进行,一定要跟人们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方言区内又有若干具体的地方方言,方言的抢救和传承是必要的,但也要避免一窝蜂、走形式。”

新闻推荐

70年来,山东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宜居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

□本报记者方垒9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据省住房城...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