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需解决信用信息短板
近日,多个省、市、自治区金融监管部门公布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上半年的融资数据。总体来看,在监管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价降”的趋势,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在地方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破解“首贷难”成为一个亮点。例如,山东出台的《关于“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的指导意见》组织山东省金融机构遴选一批有融资需求但尚未获贷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为首贷培植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培植方案。
在这一文件的推动下,上半年,山东省共有1.37万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269亿元,平均贷款利率6.07%,培植后贷款获得率达86%。
万事开头难。 “首贷难”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的现象之一,要破解“首贷难”,必须先从补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缺乏的短板入手。
首次申请贷款的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经营年限不长,缺乏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等数据,风险评估难度较大。如果企业主有房产等资产可供抵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信用信息不足的问题。但不少小微企业并没有合格的抵质押物,又缺乏足够的信用信息给银行进行决策,从客观上导致了贷款难的现状。
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地区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进行走访。有银行的人对记者表示,小微企业贷款的核心是企业主的诚信问题,即贷款人的还款意愿,这只能通过线下走访才能摸清情况。通过入户走访,银行不仅能够了解企业主的贷款需求、品德情操,也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有大致了解。对企业主而言,银行上门走访不仅会了解情况,还会进行有针对性地营销,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金融服务。
入户走访给银行提供的是第一印象,要真正符合银行风控的要求,数据也同样重要。小微企业的财务核算通常不规范,很难通过银行的审核,为此,不少地区探索将各部门数据整合,为银行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样以山东为例,该省建设的银税互动融资服务平台,实现了银行与税务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税务系统的数据真实可靠,且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诚信度,便于银行决策参考。当前,各地都建设了类似的平台,有的地区不仅接入税务系统,还接入市场监管、水费、电费等数据,可以从更丰富的维度为银行提供参考。
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抵质押物的方式,为部分科创型小微企业解决了贷款需求。例如,专利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正被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所接纳和采用,为科创型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当顺利地完成了第一笔贷款之后,小微企业就在征信系统里留下了一条良好的信用记录,这将为它们再次申请贷款、提升贷款额度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相信,随着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的不断积累,小微企业的“首贷难”“贷款难”都将逐渐得到缓解。 魏再晨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孙姮白鑫燚)本月22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渤海湾港口集团股权划转协议在青岛签署。签约后,4个港...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