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新文学百年风华》序

济南日报 2019-08-20 11:10 大字

□陈子善

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聚雅斋)创立至今已经四年,时间并不长。那年济南行,有机会首次参观,说老实话,开始并不抱奢望。不料走马观花一圈之后,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此馆果然了得,馆主徐国卫兄以一己之力,锐意穷搜,收藏了那么多中国文学艺术珍品,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聚雅斋珍藏的中国早期油画之多之系统,已经使我叹为观止,目不暇接。但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自然对该馆收藏的新文学书刊和相关史料格外留意。老舍文献特藏(包括令人惊艳的《老舍点戏》手稿)、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文献特藏……都足以骄人,足以深深吸引现代文学研究者。更难得的是,国卫兄并不以所藏为私密,而是办《聚雅》杂志,开学术研讨会,分期分批公之于世,使不少研究者从中得益,这是特别值得称道的。

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国卫兄又费心费力编选了这部《新文学百年风华》书影集以为纪念。我以为,他从个人收藏的角度展示新文学单行本书影的千姿百态,再加上必要的文字解说,用这样的方式回顾现代文学史,向新文学先驱者致敬,虽然只是一部选本,无法齐全,却是别具一格,盛情可感。

这部新文学书影集分“初始”(1900—1919年)、“萌动”(1920—1929年)、“发展”(1930—1939年)和“成熟”(1940—1949年)四个阶段,试图以此大致反映新文学的进程。如此分期,恐怕文学史家未必认同。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文学作品大家庭中不少公认的重器,从林纾译《黑奴吁天录》初版本到周氏兄弟译《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从胡适《尝试集》初版本到林风眠作封面、司徒乔插图的韦丛芜《君山》初版本,从郭沫若《女神》初版本到刘半农《扬鞭集》线装本,从闻一多《死水》初版本到施蛰存《追》初版本,从老舍的《老张的哲学》初版本到《骆驼祥子》初版本,许许多多珍稀的初版本,都在这部书中出现身影,使读者惊鸿一瞥,大饱眼福。

在这部书中,还有不少虽然不是初版本,如蒋光慈《丽莎的哀怨》再版本、张恨水《虎贲万岁》再版本、赵清阁《生死恋》上海第一版等等,也都难得一见,都值得注意。其实,不仅是初版、再版本应该珍视,即便是后来的版本,如书中收入的朱自清《背影》九版本、周作人译《两条血痕》五版本、《志摩的诗》六版本、茅盾《子夜》湘二版和曹禺《北京人》六版本等,不也说明这些著译当时深受读者欢迎、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吗?因此,新文学作家尤其是名家作品的初版本,也许我们大都已经知晓,而此书在1949年以前到底印行了多少版,反而大都没有版本信息,混沌不清,这正是现代文学版本学研究的一个缺失,也是我在翻阅这部书时所想到的。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这部书中还收录了很可能是孤本或只有一二本存世的新文学代表性作品。王独清1928年11月出版的诗集《IIDEC》曾受到鲁迅批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也已著录此书(目前所知全国仅一家图书馆收藏),但鲁迅为什么批评这部长诗,从未见研究者讨论,这个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而今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兄终于在聚雅斋中找到原书,正身既已验明,他的精彩的论文也就撰就,即将在拙编《现代中文学刊》发表。这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正可证明这部书影集的文献价值。

除此之外,这部书中收录的有些现代文学著作虽然较为冷僻和少见,但研究者或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新的线索也未可知。而那么多有名无名的新文学书籍,它们或艳丽或朴实,异彩纷呈的装帧设计,一定也会使新文学文本研究者和新文学传播研究者感到惊喜。

总之,国卫兄编选的这部《新文学百年风华》,既可作为治现代文学史学者专业研究之参考,也可作为现代文学初学者的入门图录。我与国卫兄虽只见过几次面,但他对收藏尤其是新文学收藏的执着和投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故乐于为这部书作序推荐。希望读者喜欢这部书,也希望这部书的出版能有助于更多的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兴趣。

新闻推荐

山东省将新增5家省级大学科技园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杨芳)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近日批准山东理工大学等5家单位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据悉,为进一步推动大...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