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让馆藏“明珠”不再蒙尘

大众日报 2019-07-25 09:41 大字

□本报记者于国鹏

7月23日,在山东省图书馆宽敞的工作室内,参加2019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东行·山东省图书馆站”活动的志愿者们,在指导老师、古籍保护专家指导下,正在细心地为省图馆藏未编书进行整理、编目、完善信息,并对上世纪80年代已编但封箱的书重新进行普查。

这项活动由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于7月16日正式启动,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20名志愿者参加。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学生张珂说,自己非常喜欢这项工作,每天一早来到工作室,把需要整理编目的图书从书库取过来,然后按照编码,与原有的信息表进行核对,如果发现信息错误或者疏漏,就进行修改和补充。“有些书封上带有钤印,我们都要标注出来。一些手写的序或者跋,也会记录到信息表后边。”

从信息表上看,志愿者们按照普查要求,修正或者补录了很多内容。

通过这项工作,一方面真正把山东省图书馆藏书“家底”摸清楚、记明白;另一方面,志愿者们收获多多,他们表示,学会了古籍刻本、活字本、石印本的鉴别方法,经折装、线装等装帧形式,古代印刷装帧的精品及古籍原本的装帧形式,学到了大学课堂上很难学到的古籍知识。

据了解,1999年,山东省图书馆搬迁到新馆时,发现了相当部分未编书和未编佛经。完成这些未编书的整理、编目,完善相关信息,一直是山东省图书馆的一桩心愿。因藏量大、人手少,整理起来殊为不易。从2017年起,山东省加入到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中来。活动连续开展的前两年,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117名志愿者的帮助下,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等6家单位共普查古籍81072册。其中,山东省图书馆未编古籍普查已经完成三分之二。2017年,整理完成未编古籍线装书704部10903册、佛经109部2万册、雕版60部1004块;2018年,完成2120部20112册。

今年,也是山东省第三次加入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决定,在山东省图书馆、临沂市滨州市、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7月9日,“2019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东行”活动在临沂大学启动,来自临沂市、滨州市各公藏单位的30余位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为临沂大学图书馆等8家单位进行了古籍包括民国线装书的普查。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地方文献,其中不乏善本,带来意外的惊喜。例如,普查中发现的《琅琊集》,各家书目均未见著录,著者为明末宋鸣梧,官至佥都御史,其时宋氏亦为沂州大族。

按照工作计划,今年8月至9月,滨州市7家单位和山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行活动也将展开。

“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于2015年发起,通过发动社会力量,用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赞助的方式,帮助推进古籍普查工作。

7月23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副会长倪晓建一行,专程到省图书馆对2019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山东行·山东省图书馆站”活动进行中期巡察。倪晓建表示,“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推动古籍普查工作的同时,本身也是一项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古籍普查,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社会影响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了古籍知识,而且为古籍保护与传承培育了潜在力量”。

新闻推荐

跨界入乡,农村创业新风向

周玉高2010年辞去公司高管职务,回到老家重庆忠县马灌镇创立了重庆高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实施“水稻+鱼、虾...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