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已散尽 歌声犹在耳
戴上军功章的何彬在镜头前敬军礼。记者 姜蕊 摄
何彬在20世纪70年代证件上的老照片。照片由何彬提供
何彬与老伴乐享晚年幸福生活。记者 姜蕊 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沧桑巨变,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的发展中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忘记历史,一个崛起的民族不能没有脊梁。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向为新中国成立发展强大付出青春热血的老兵们致敬,本报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聚焦老兵,回首当年艰苦卓绝的历史,感怀那段难忘的岁月。硝烟已经远去,东方朝阳冉冉升起。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我们的老兵,曾用鲜血和生命争取国家独立,用血肉之躯铸就民族脊梁;我们的老兵,曾在战场烈火中匍匐前行,用英魂铸就不倒丰碑。
那年,在山东省莱芜市一个叫南冶的小镇上,何彬刚上小学三年级,日本人来了,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还有惨不忍睹的烧杀抢掠……学校不得不停课了,13岁的何彬在那年加入了“农村抗日儿童团”,和十来个小伙伴一起,开始了抗战历程。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何彬又赴一线战场抢救伤员。面对记者采访,何彬唱起了那首他在儿童团学会的《大刀进行曲》,激情仍在,激动更在,歌声凝噎。透过歌曲,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
■ 本报记者 姜蕊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熟悉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89岁的抗战老兵何彬面对采访唱起了《大刀进行曲》,激情仍在,激动更在,歌声凝噎。透过歌曲,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
“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那时,何彬13岁,生活在山东省莱芜市一个叫南冶的小镇上。
小学刚上了三年,日本人来了,伴随着隆隆的枪炮声,还有惨不忍睹的烧杀抢掠……学校不得不停课了,13岁的何彬在那年加入了“农村抗日儿童团”,和十来个小伙伴一起,开始了抗战历程。从此,村镇的大街小巷里,人们常常会看到十多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手举小红旗、扛着红缨枪,为宣传抗日出一份力。平日里,大人们还会教他们练习站岗放哨,那首振奋人心的《大刀进行曲》便是在儿童团里学会的,成为他铭记一生的记忆。
两年过后,何彬正式加入八路军,与在儿童团时不同,部队里的纪律更严明,平时的训练也更加辛苦,当被问及打仗怕不怕死时,“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成为何彬回答这个问题的铿锵话语。而在此后一段很长岁月里,何彬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个回答。
何彬所在的部队属当时的山东省八纵卫生部,在部队期间,除了进行正规的训练外,他还要学习救治伤病员,为前线的伤员喂饭、倾倒大小便,照料他们起居。
第一次正面接触战役是在1946年,那是山东仙莱战役。何彬说,“虽然我们事先做好了一切准备,但真正走上战场还是有些紧张的。害怕的时间很短暂,当听到枪声响起时,就顾不上害怕了,因为及时救援伤病员最重要。我们扛着医药箱,哪里有伤员,我们便要冲到哪里去,及时为他包扎,有需要时,还要冒着枪林弹雨抬着担架送伤员到后方去。”
经历了第一次的紧张与害怕,后面就习惯了,何彬说,在后来的战役中,都是一心抢救伤员,毫无惧色。在淮海战役期间,为了躲避敌军几十架飞机的轮番轰炸,何彬与其他战士一起肩扛粮袋、背包、步枪,悄悄在夜里出发。“那段日子几乎都没有休息过,一夜行军100里,布鞋穿破了,脚都起泡了。”
“淮海战役打得很艰苦,但战士们的意志更坚强,总是咬牙坚持着,在经历了2个多月的战斗,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何彬说,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些在战场上奋勇拼搏的战士们功不可没,尤其是付出鲜血的英烈们。“那时候一到夜里野狗就比较多,为了保全英烈们的遗体,我们轮流值守保护。”何彬至今还记得那个他值班的夜晚。只身一人待在破庙中,屋外寒风凛冽,屋内冷如冰霜,除了一盏煤油灯外,便是满屋的战友们的遗体。“盖着白布,布上满是鲜血,说不怕是假的,但我转念一想,这些都是曾经与我一同上前线的战友们,我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何彬坦言,那个值守的夜晚,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夜晚。
相对于山东人来说,何彬的个子比较小,所以背伤员的时候难免会吃力。何彬说,那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我都要救治好伤员!
在一次转运伤员的过程中,何彬不慎被敌方的轰炸机的炮弹炸伤,一半身子被埋进了土里,“当时只觉得顿时没了力气,外面下着大雪,整个人觉得晕晕乎乎的,疼痛感还没袭来时,就晕过去了。”何彬说,当时以为自己就这样没了,然而,恍惚间,他仿佛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个声音越来越近……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原来战友发现他受伤时,立即将他救到后方。
何彬被转到当时的徐州陆军医院治疗并休养了一段时间。
在后方,何彬听到了胜利的消息。1949年10月1日那天,何彬和战友一起收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但那天很隆重,红旗飘舞,社会各界都来参加大会。尤其是当大家通过收音机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刻时,现场响起如雷掌声,所有人相拥而泣,唱着笑着跳着,甭提有多兴奋了。”
1951年,何彬从部队转业来到了地方,后又被调到当时的普济圩农场医院担任院长。期间结婚生子,三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子女们都在铜陵工作,离休后,我自然和老伴将家安在了铜陵。”在何彬看来,铜陵是孩子们成长、生活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故乡,“这里景美人更美,是一座我特别喜爱的城市。”
何彬说,这些年来,他很想回故乡看看,去那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故地重游,但是过去是没车,想去去不了,现在年纪又大了,腿脚不好,走不动了。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隔着屏幕都能让我感觉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我的战友还在我身边,我的肩上还背着那个熟悉的医药箱。”何彬说。
新闻推荐
□记者王爽报道本报深圳电第十二届中国优秀信托公司颁奖典礼近日在深圳举行。山东国信凭借稳健的风控表现与卓...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