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东港区在产业园区管理中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 “税收亿元楼”长成记

大众日报 2019-07-16 09:50 大字

□吴宝书丁兆霞报道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定期举办企业交流对接活动,实地走访企业,为人力资源公司与用工企业搭建沟通合作桥梁。□本报记者吴宝书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卢立平

签约运行刚一年,位于日照市东港区的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发展速度令人咂舌:截至今年6月,已进驻企业5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8.72亿元,缴纳税收1.01亿元。而刚刚过去的6月份,营业收入当月就完成了6亿元!

“不管是税收,还是影响力、辐射力、人才虹吸力,我们产业园在全省都算是响当当的。”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张磊自豪地表示。

不是最大的,更不是全省最早的——在此之前,山东省内已有多个市建设了自己的人力资源产业园,有的还是国家级——为何,这个似乎“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却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留学帮”,是全球第一家为留学生提供专业服务的信息平台。相较于普通留学中介“无后续”的“一锤子买卖”,“留学帮”提供包含留学服务、境外安排、安全保障、心理咨询、健康保险、法律支援等“一揽子”全方位专业服务,目前与全球300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已经为8000多名学生提供服务。

山东学帮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伟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八年多,今年春节刚过,他毅然选择将总部从上海迁回,放在了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11楼。

对家乡的眷恋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园内找到了创业的坚实“跑场”。产业园内规划的公共服务、创业孵化、人才人力服务、配套服务4大功能区,可以让企业获得齐全、便捷的各类服务。

园区提供的房屋补贴、财政奖励也让张伟少了一层顾虑。“留学帮的收益并非来自留学中介服务费,而是源于各大留学服务商的广告费、学校佣金、客户会员费以及部分单项服务费,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个市场拓展的阶段,不会很快赢利。”

这个诞生不久的产业园,最大“虹吸力”还在于运行模式的创新。

“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市场化运营”,是该产业园的运行模式。“政府主导”就是政府主导硬件设施建设、扶持政策落地、发展目标制定和协调服务;“行业引导”,就是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由行业协会引导对接行业前沿专家,与全国人力资源产业知名机构、研究组织及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园区在发展方向、产业业态、管理理念等方面始终保持行业前列;“市场化运营”,即引入拥有108.89亿元品牌价值和运营全国260多个产业园区先进经验和资源优势的浙江颐高集团,与市内日照杰出人力资源集团成立合资运营公司,负责产业园内的产业规划、形象提升、招商运营、品牌推广、企业服务、融资对接、对外交流等工作。

“这种运营模式,类似于‘招女婿带儿子’,既能引进外地成熟的运营经验及创新模式,又能克服只用外脑带来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既发挥了本地企业地缘优势、行业资源,又适应了本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实际需求。”日照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日照杰出人力资源集团董事长肖增杰说。

以行业协会为桥梁纽带,一个新奇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展开在这个产业园的眼前。大型人力资源高峰论坛1场、全国人力资源行业交流会1场、高层次人才交流会1场,企业对接交流会两场……短短数月,有多国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参加的高峰论坛和博览会陆续选择了在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召开,累计有26个省市的3000余人参会,与日照企业人才面对面交流洽谈。

产业园“摇身一变”,开始作为高层次人才的链接载体,为日照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目前,该园已与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欧美精英创业家协会、德中工程交流协会等20多家海外人才引进机构签约。

“这些高峰论坛也为我们这些孤军奋战的企业搭建了平台,插上了翅膀,大大缩短了企业走向创业成功的时间。”张伟说,很快园区还将召集企业参加中韩对接洽谈会,这对“留学帮”拓展市场极为有利,他一早就报上了名。

符合日照的人才、日照所需的人才,才是日照的人才。颐高集团副总裁、楼友会创始人兼CEO李艳萍说,产业园将围绕日照的产业精准引进匹配的人才,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产业园也将匹配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物理空间以及对应的服务体系。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有专门的博士创业园,大学生创业有大学生创业园。

数据显示,产业园进驻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招聘、服务外包等各类渠道,目前已累计为日照港、兴业集团等上千家本土企业开展了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未来,张伟也有自己的“招才引智”计划,他打算利用自己公司所掌握的丰富的人才资源,成立高端人才协会,也为家乡的人才招引助一臂之力。

而日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未来的发展前景更让人期待:着眼打造“人才高地、市场福地、创业基地、孵化园地”,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目标,到2020年,产业园将力争进驻园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到100家,年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

新闻推荐

全球首次!山航完成8架159座737-800飞机改装

半岛记者栾英杰随着B-1988飞机在山东太古出厂交付,山航工程技术公司顺利完成8架159座飞机的客舱构型改装工作,这是全球...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