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飘在胸前的红领巾

青岛早报 2019-05-21 06:54 大字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小学阶段是刻骨铭心的。我就读的顺兴路小学,如今是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课题研究试验基地、科普示范学校,荣获过“青岛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小学六年,最难忘的是加入少先队。读一年级时,看着高年级同学戴着红领巾,既羡慕又渴望。老师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伴随新中国诞生而创立的,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象征着革命,象征着祖国,也象征着未来。

二年级上半学期,每个班只有三四个同学戴上了红领巾,他们当然是最优秀的学生。第一批没有我,我感到非常失落沮丧。其实我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也很要求进步,但家庭出身是职员,不如“红五类”。老师安慰我说:“再等等吧。”后来读中学加入共青团时,也是第二批才实现了梦想。这样我也很高兴,总比被挡在门外好。

能够戴上红领巾,标志着“德智体”全面发展。那时区里经常举行欢迎外宾、节日游行、文艺演出等活动,参加这些活动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是首选。所以,红领巾不是一种“装饰”,而是一种荣耀。

当然,戴上了红领巾也相当于把自己划进了“先进”行列,事事处处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一次轮到我们班负责打扫厕所,平时用水龙头冲冲,扫帚清理一下就可以了,但那次茅坑堵了,反复冲刷也不畅通。折腾了半天毫无收效,又没有专用工具,唯一的办法就是下手掏。同学们互相看了看,分明是在探询彼此的态度。中队长撸了撸袖子,弯下身用手从茅坑里往外掏杂物。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我们禁不住倒退了两步,但中队长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埋头专心掏着。他是少先队员,我们也是啊!我看了一眼旁边的同学,恰好他也在看我,像是不约而同,我俩同时撸起了衣袖,蹲下了身子。一切收拾停当后,我用肥皂一遍又一遍地洗手,但心里很自豪,仿佛一下长大了。再后来碰到类似的活,我从没打怵过。先人后己,吃苦耐劳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现在回想起来弥足珍贵。

我踏入小学大门时,正值毛主席刚为雷锋亲笔题词,各行各业学雷锋热潮如火如荼。同学们一切比照雷锋来做,从节约一块橡皮、一本作业本,到艰苦朴素穿打了补丁的衣服、向生活困难的同学赠送学习用品,大家心甘情愿。那时孩子之间很少打架骂人,一旦出现马上就会有人站出来说:“雷锋叔叔可不会这样,对阶级弟兄要团结要亲。 ”顿时,一句话就干戈化玉帛。

因为老师说了要像雷锋那样尊老爱幼,不仅要听长辈的话,还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买菜、买粮、买煤、刷房子等等如今的孩子们不曾听说的家务劳动,多是未成年的孩子们完成的。我们家的家务基本由哥哥承担,他不但是少先队员,还是中队干部,在学校在家都是好样的。耳濡目染,我自然也会向他学习。后来跟朋友说起我自小就会做饭,他们还不信。其实,那个年代在时代楷模的影响和感召下,许多孩子早早就当了家,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临近小学毕业时,由于处在特殊历史时期,学校已经很长时间不上课了。有一天,老师通知我们到学校领毕业证书,然后就可以离开了。但那天谁也不想走,围着老师说个没完。有个同学提议:“我们去照张毕业照吧!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欢呼。于是,几十个人一路雀跃去了照相馆。在那里,同学们从口袋里掏出红领巾戴到了脖子上。我们最后一次戴红领巾的形象,很幸运地留在了那张珍贵的合影里。

不经意间,五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同学已是花甲之年。但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曾经的同窗光阴,不会忘记“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不会忘记曾飘扬在胸前的鲜艳的红领巾,更不会忘记新中国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

王溱

新闻推荐

乐享“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民间艺人在进行鼓乐表演。当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文旅融合,美好生活”。...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