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文化更好走出去
□于冬云
外国人对中国日常生活文化更感兴趣,如饮食、瓷器、服饰、丝绸、功夫、中医中药、建筑园林等。如何在输出这些物化产品的同时,将其中凝聚的中国文化精神也传播出去,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文化走出去不能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逢年过节时,到国外展示中国文化习俗,包饺子、写对联、舞狮子、表演中国功夫;文化展览会上设一个中国文化展示场馆,表演书法、京剧,再加上图书,凑成一台中国文化大戏。这些活动可能现场效果不错,但活动结束后,除了一些抽象的中国文化符号,外国人能从中理解多少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则需要打个问号。像英国著名服装品牌博柏利在全球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年广告大片“摩登新禧”,背景氛围暗淡,色调、构图和人物表情都过于单调——设计者显然只是借用了抽象的中国符号,却偏离了中国年吉庆喜乐祥和的文化精神。从经济角度看,这种短时效的中国文化展示,也很难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务必讲究有效的输出策略,这是关乎文化走出去持久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课题。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搭建平台。有效的文化输出,需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2017年1月5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正式公布。该行动计划以“政府主导,开放包容;交融互鉴,创新发展;市场引导,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明确将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和文化合作平台、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列为重要任务列入行动计划范畴,为持久有效的文化输出奠定了基础。该行动计划还设立了12项具体的子计划,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国文化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文化使者”、建设“一带一路”文化遗产长廊、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等。从上述具体规划来看,我国政府已经为长久有效的文化输出制定出具体的、多层次的、长远的发展规划。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又下发了2019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征集与扶持的通知。此次重点项目征集和扶持的产业范围,不仅包括演艺、动漫、创意设计、文博文物、传统工艺和旅游产品等文化项目,还包括文化和旅游产业交易和服务平台,以及文化产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扶持方式也灵活多样,包括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经营形式。山东省作为文化大省,应积极响应征集通知,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项目。
其次,多层次、多渠道输出中国文化。文化是分层次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输出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层次,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把中国文化送出去,并转化为互利共赢、长久发展的有效成果。
外国人比较熟悉的中国日常生活文化,包括饮食、瓷器、服饰、丝绸、功夫、中医中药、建筑园林等。如何在输出这些物化产品的同时,将这些物质文化中凝聚的中国文化精神也传播出去,是需要讲究策略的。日本人在饮食文化经营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的中餐馆里,有一种饭后甜点幸运饼干。饼干外形是菱角状的,中间是空心的,掰开之后,里面有一张写着字的小纸条。小纸条上的文字有中国箴言、成语、俗语等,或者是模棱两可的预言,或者是幸运数字。总之,纸条上的文字暗示都是温暖吉祥的。作为美国中餐馆的标配,这种幸运饼干的理念却源自日本的辻占煎饼,中餐馆将其进行了美国式现代改造,并嵌入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精神,深受美国人的喜爱,并推广到英国、墨西哥、意大利、法国和其他地方的中餐馆里。据称,美国每年要生产大约30亿个幸运饼干。幸运饼干在美剧里的出镜率也超乎想象。在美剧《辣妈辣妹》中,女主人公说过这样一句台词:“那个小饼干肯定带着一种东方魔法!”所谓东方魔法,实则是广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吉祥文化精神。幸运饼干的成功案例,可否启发中国企业将中国的吉祥文化精神嵌入更多的中国饮食、服饰产品中?
此外,中国的精神文化还凝聚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名著名篇、文化名人、中国艺术中。应通过政府、民间等多种渠道,以文化交流项目、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经典外译、戏剧、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多种方式,系统地向外传播中国文化与文化精神。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古有孔子的典籍《论语》,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今有莫言、张炜的文学经典,山东影视中心出品的电视剧《伪装者》《琅琊榜》等大众文化产品。这些精神文化产品都已经成功地传播到海外,并受到输入国人民的欢迎。如何让这些文化产品产生持久的文化影响力,并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在输出形式的多样化上多做文章。比如,将这些精神文化有效地转化为输入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产品,或者像美国中餐馆里的幸运饼干那样,将精神文化嵌入日常的物质文化产品中。
最后,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塑造中国好形象。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底蕴厚重,博大精深。在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时,既要考虑到输入国的文化接受心理,又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心,坚守中国的话语权。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既要肯定海外汉学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的贡献,又要清醒地意识到,某些带着猎奇心理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读。要组织中国学者对外宣讲中国文化精神,通过系统的学术外译项目,将中国文明话语传播出去,消解西方历史上和现实中对中国形象的不利言论。应组织中国艺术家、中国企业将内容积极健康美好,内涵丰富、创意新颖,符合输入国和地区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和消费模式的文化产品送出去,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新面貌,塑造文化底蕴丰厚的当代中国文明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闻推荐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有媒体报道说,在山东滨州,包工头王际尧为讨要政府拖欠的工程款,竟耗时十几年之久,直至他因病...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