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来,山师附小先后有2600余名师生分105批次走出国门 “行走的课堂”促进学生立体式发展
□记者田可新通讯员王文彬报道
本报济南讯走进新加坡的小学课堂与当地孩子们一起上课,亮相北欧艺术节,展示精心编排的葫芦丝演奏、民族舞等“中国风”节目,参加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世界科学大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展开“头脑风暴”……这是山师附小开展的特色各异、亮点纷呈的研学线路和课程。13年来,该校先后有2600余名师生,分105批次走出国门,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研学旅行活动,其《指向核心素养的主题式深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日前被确定为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成为山东省开展中小学研学工作的一大“样板”。
据了解,早在2006年,山师附小就先后与与英、美、加、德、法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29所学校或教育局,签署国际友好合作与交流协议。自那时起,该校就已经让“课堂”行走起来,带领孩子们走出国门,长见识、开眼界。2015年,该校形成了在保留原有12至14天短期国际研学旅行项目、50天的中期迷你留学项目、一年期的小留学生项目及专项暑期境外夏令营项目并行的国际研学旅行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式研学旅行课程的深度开发与实施,确定了人文类、科技类、艺体类、自然类四大类国内外主题式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该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们“走出去”绝不是仅仅去知名景观地参观“打卡”。每一个研学课程,学校都在专家的指导下,精心进行内容设置和线路策划,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增强科学性、趣味性。或是前往宝马工厂探秘“汽车王国”的奥秘,或是来到睡美人的故乡感悟童话的魅力,或是动手制作一块属于自己的瑞士小钟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绝妙的体验。“我们主张‘浸入式’研学,特别是在国外研学项目中,会组织英语培训、文化礼仪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行程中,会让孩子们在当地寄宿家庭和学校生活、学习,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每位参与的同学还须及时记录所学所感,老师每天对此进行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要回校进行演讲和分享……这就实现了‘行前有准备、行中有管理、行后有提升’。”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国外的课上,我们小组合作完成机器人的编程和插装,很有成就感。我们把污染的水一层层过滤干净,过程很不容易,这也让我懂得一定要保护水资源。”2017年7月参加了澳新迷你留学团的曲泰贝盈说。
“家长不在身边,行李打包、收拾床铺都是自己来,在与伙伴同行的过程中,还要学会相处、相互帮助。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孩子参加过研学的家长赵莹说。
“‘行走的课堂’不仅要让孩子们长见识,还要促进他们文明习惯养成、责任感的树立,从而实现立体式发展。”该校校长刘其彬表示,学校将继续开发满足学生需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构建主题式深度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为其他学校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与模式。
新闻推荐
□记者王闯通讯员曹传兵4月15日,山东省胸科医院护理部在CT室率先启动了共享护士库,及时缓解了CT室护理人员紧...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