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杨树又花开冯永华

东昌时讯 2019-04-16 08:12 大字

山东聊城冯永华

周六,正值为爷爷烧纸钱的日子,我又回到老家。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忽然感觉头上被什么东西轻轻地砸了一下,我用手一抓,原来是一只“白腊狗”(杨树花在鲁西的俗称)从头上落下来。抬头望去,一树弯弯曲曲、毛毛茸茸的“白腊狗”随风飘荡。

哦,春天来了,杨树开花了。每天跋涉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求索中,竟然忘记了接收春天的讯息。春天真的来到了,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被鲁西人称为“白腊狗”的杨树花,与玉兰花、樱花、桃花、梨花、海棠花、丁香花等其它树的花相比,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甚至很难让人相信它是一种花。但是,每年的春天,“白腊狗”总是这样如期而至,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撒满路边、撒满庭院、撒满人们的记忆。

在我小时候,白杨树曾经是鲁西地区大力发展的绿化树种,因为它生存能力极强,成材周期短,在家乡的大路边、田埂旁、屋前屋后,只要是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它的用途多种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栋梁,制作农具,等等。

走在家门前,街道路边的大杨树下飘落下来一层颜色浅褐像谷穗一样的“白腊狗”,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像踩在地毯上一样,无比的惬意。

透过飘落的“白腊狗”,我想起爷爷曾经为我讲过的旧事。爷爷年少时,正好经历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代的人们大都对它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难以抵挡对“白腊狗”的喜欢和感恩。

爷爷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于年轻的新中国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减少了对居民的粮食供应,群众日常生活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为了保证粮食挨到月底,不至于全家到了月底无粮吃饿肚子,家家户户无不精心计划口粮,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辅食,补充口粮。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过苦菜、灰菜、蒲公英、马齿笕、榆钱儿、槐花儿、柳树叶、榆树皮等野菜、树皮。当年,年少的爷爷经常与小伙伴们捡回“白腊狗”,回家清洗干净,用开水烫熟、晾凉以后,在花穗上拌上面粉,蒸熟了当饭吃。那个年代,竟然也被全家人吃的津津有味。

爷爷说,那时候人们的身体机能强壮,天天吃这些野菜树皮,竟然很少有人经常生病,就是身患感冒小病的,一般抵抗几天就能痊愈,很少有人吃药、住院,更少有人患上顽症孬病的。后来,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原来,被称为“白腊狗”的杨树花居然含有黄酮、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和生物碱等物质,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痢疾、肠道疾病,对于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化湿止痢、健脾养胃有奇效。加之其他野菜也有健身养生奇效,这也许就是那时人们身体强壮,鲜少生病的原因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日益改善,再也没有人乐于食用“白腊狗”了,唯有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缕缕情感、丝丝回忆。那时以“白腊狗”填饱肚子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他们互敬互爱,走过80多个春秋,他们把一生都无私奉献给4位子女和16个孙子女。

作为孙子女中的老大,我第一个降生到这个大家庭,我对爷爷奶奶怀有浓浓的情感,对“白腊狗”怀有深深的感谢。我要感谢爷爷奶奶对父亲、叔叔、姑姑的养育,我要感谢爷爷奶奶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操劳。我更要感谢“白腊狗”的存在,是它陪着爷爷奶奶顺利地挨过三年自然灾害,免受饥饿之苦。

每当看到“白腊狗”,我就会想起我的爷爷奶奶,就会想起我难忘的儿时时光,不富裕但很快乐,充实而知足,填满了我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又到杨树开花时,又到梦回家乡期。“白腊狗”随风飘落,它带来了春的讯息,传递着党的声音。我要祝福我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的家乡人地肥水美……

新闻推荐

今年高考时间为6月7-8日,教育部:严厉惩处违规行为

教育部日前要求,有关地方要进一步完善高考报名条件和办法,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