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萝卜”传递着更可贵的人人互助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唐绍龙和丁翊龙,两位山东汉子的情义之举得到了很多读者和用户的关注。在一环接一环的爱心接力中,可以看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型社会”在成长。
带孩子来济南治病的唐绍龙,捡到了装有两万元现金的钱包,火速归还了失主。失主丁翊龙了解到唐绍龙的孩子将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决定捐出40万斤萝卜予以救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报道“救命的萝卜”,得到了很多读者和用户的关注,其他媒体纷纷转发,迅速成为热点新闻。
春风拂来,爱心涌动。两位山东汉子的情义之举感动了更多有情有义的人。有人想零买,有人想批发,有人直接捐了钱,都是在尽自己所能,让好人感到不孤单。众人拾柴火焰高,40万斤萝卜一定能找到销路,唐绍龙的困难也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最先让人感动的是唐绍龙。为了救治孩子已经背负十余万元债务的他,面对一笔数目不小的现金,做出了非常正确而又不易取舍的选择。随后让人感动的是失主丁翊龙,他是懂得感恩的人,而且做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一些人感叹“好人难当”的时候,唐绍龙的感受一定是“好人有好报”。如果每一个善举都能得到丁翊龙式的回应,那么好人就不会难当,也不会孤单。
更让人感动的是,许许多多原本“置身事外”的人积极参与进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这些人不像丁翊龙,并没有直接受益于唐绍龙,他们之所以要伸出援手,是因为从两个凡人的善举中得到了宝贵的精神援助。
古人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很多人都从课本上读过这句话,但是不是所有读过这句话的人都坚信不疑,至于践行这一准则更觉难上加难。面对金钱关,有人放弃了亲情,有人放弃了职责,就此倒下。而收入微薄、压力巨大的唐绍龙站得堂堂正正,用生动的故事告诉众人,只要心中有坚持不倒的信念,没有过不去的关口。
丁翊龙,一个正在创业期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慷慨?有一个背景不可忽视,那就是他也曾经像唐绍龙那样,在儿子生病时接受过好心人的帮助,所以他把感恩视为自己的本分。“救命的萝卜”其实很早就被播下了种子。那些伸出的援手,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好人联手,爱心共振,这样的场景给了我们强烈的安全感。曾经,个别人道德沦丧,制造了一些极端恶性事件,令人心寒。于是,有人推断我们或将面对“互害型社会”。社会文明走向何方,这么多坚持诚信友善的人在社会发展的合力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背信不义的少数人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有人说“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如果这个社会中有许许多多不吝帮助别人的好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差不了。在一环接一环的爱心接力中,可以看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型社会”在成长。每一个为之做出奉献的人,都是这个社会中最可爱的人。
新闻推荐
□记者张淑芬生活日报3月24日讯从1岁多就牵着妈妈走路,自小立志要“做妈妈的眼睛”。近日,在本报持续报道关注下...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